Category Archives: life

吃货读历史系列 第二章 东坡肘子:吃货们的狂欢

作者:北美吃货

东坡肘子,一道哈喇子直流的美味,周星星一边吃一边一定会说,嚓,为什么不叫西坡肘子,南坡肘子,北坡肘子?偶只有不屑地套用他的话回复:凭你的智慧,我很难跟你解释。

百度一下,度娘这样说:东坡肘子是苏东坡制作的传统名菜。它有肥而不腻、粑而不烂的特点,色、香、味、形俱佳 ,东坡肘子汤汁乳白,雪豆粉白,猪肘肥软适口,原汁原味,香气四溢,配酱油碟蘸食,滋味尤佳。 有人称其为“美容食品”,外宾赞颂它可列入世界名菜。

有关东坡肘子的由来,一般有两种说法,一是苏东坡本人所创,一是苏的妻子王弗制作。谁首创无所谓,反正“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如果苏学士地下有知,一定会说,当然是老婆领导大人了,西谚有云:Happy wife,happy life!何况苏学士真的对妻子情深意切,有词为证: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东坡不仅是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而且是美食家。他词开豪放一派,与黄庭坚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他的散文著述颇丰,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 “欧苏” 。他擅长书法,为 “宋四家”之一。学而优则仕,他当过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虽然放贬过,但大多也是知州一类的地厅级以上的大官,这样一个风流才子官人,放在当下,一定是女孩子穷追不舍,不管是28岁还是82岁,这样的人有才有权又会做饭,马中赤兔,人中极品呀。且慢!当下是个看脸的社会,苏东坡的长相实在不属于好看,他的妹妹苏小妹作诗为证:

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门云汉间;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啥意思?额头扁平,一副马脸,眼距太远,一句话,五官比例严重失调!这样的哥哥你要不?比起宋太祖玉树临风,苏学士只能读不能看,属于有声读物类。偶恶毒地联想一把,为啥苏东坡被接连放逐,一个原因是长得不好看,当然长得难看不是你的错,但是 你长得不好看,又说话不好听,那就哪没人你哪呆着去,专门找人烟稀少的地方让他呆着。

一般人被放逐,心灰意冷,锅碗瓢盆都懒得动。吃货,特别是真正的吃货不会,他们会牢记孟子的话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苏东坡就是这样每天念三遍激励自己,广寻食材,因材而作。比如,他被贬黄州,面对“滚滚长江东逝水”,东坡种田(东坡居士由此而来),一边念叨“浪淘尽多少英雄人物”,一边琢磨把当地“价贱如粪土”的 “黄州好猪肉“变成美味佳肴,功夫不负吃货人,东坡肉由此而生,名扬天下。苏东坡的可贵之处不但会做会吃,还会写,为天下吃货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每当夜深人静,肚子呱呱乱叫时,吃货们读到这些诗篇会浑身充满了力量,哈喇子流了一脸,节操碎了一地!

这里节选一二,荤素搭配,请吃货们欣赏:

猪肉颂: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人不肯吃,贫人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竹笋肉 :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河豚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豆粥 : 地碓舂秔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来问东家住。

宋朝是一个吃货辈出的朝代,文人骚客不但会吃,还喜欢写,很多都是居家吃货好男人,苏轼苏东坡只不过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者明的吃货模范。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六个也是吃货好手,比如苏轼的老子苏辙有一次晚上吃粽子,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但是在砚台的四周,残留下不少的糯米粒,他老人家意犹未尽地用嘴巴去舔,结果可想而知;史载,王安石对饮食不感冒,但他对当时一种叫羊签肉的东西痴迷,每顿必吃,也可以划分到另类吃货去。宋代上至皇上,经士大夫文人骚客,到普通百姓,都是吃的行家里手。据史载,宋神宗时御厨的记录是“羊肉四十三万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两,常支羊羔儿一十九口,猪肉四千一百三十一”。宋徽宗赵佶绘画的《文会图》,就描绘了宋代士大夫的“舌尖上的盛宴”《宋会要辑稿·后妃》记载,宋高宗的老娘韦太后被金兵俘虏到北国近二十年,后来宋金议和,高宗见了老娘,鼻涕一把泪一把,问她喜欢什么,韦太后神回答,好久没有喝家乡酒了,高宗急命临安府每月供奉皇太后法酒一石五斗,法糯酒一石”。有好食物,也要有好馆子 ,宋朝 “经纪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此为快便耳”, “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油酱、食米、下饭鱼肉、鲞腊等铺”(《梦粱录》)。《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一百余栋楼宇房屋,其中可以明确认出是经营餐饮业的店铺有几十栋。

偶小时候读过一本西湖民间故事的书,里面就介绍了一种叫“油炸桧”的小吃,传说精忠报国的岳飞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将背靠背地粘在一起的面人当作秦桧,给改做成为两根面粘在一起,放到滚油锅里炸。人们都管它叫做“油炸桧” 。 再后来这个名字被简化为”油条“,并且一直流传到现在。

火腿、东坡肉、涮火锅、油条、刺身、汤圆这些都始于宋朝。而烹、烧、烤、炒、爆、溜、煮、炖、卤、蒸、腊、蜜、葱拔等复杂的烹饪技术,也是在宋朝成熟起来的。

吃货的问题是聊起吃就忘了正事,我们刚才说到唐宋八大家,哪八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有童鞋说老是记不住怎么办?怎么办?凉拌!如果你是吃货,菜名一定要记住呀,如果你学历史,人物应该记住呀,这是脑力活。不过,吃货也会有吃货的办法把他们记下了,这就是:韩愈柳宗元,爱好吃汤圆;苏门三学士,巡视在(洵、轼、辙的谐音)菜园;曾公(巩)王安石,儿孙大团圆!

温馨提示:如果你想玩穿越,宋朝是个好去处。穿越有风险,穿前要谨慎!

(经作者授权转载,文字和图片的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机构所有)

吃货读历史系列 第一章 吃喝定天下

作者:北美吃货

前言

历史是人创造的,也是吃货创造的。

历史可以是沉重的,也可以是调侃的。

在吃中学,在学中吃。如果历史是一味佳肴,不吃都很难。

一日三餐始于宋朝,我们的吃货学历史就从风花雪月的宋朝开始 —

第一章 吃喝定天下

      安徽寿县有种叫“大救驾”的小吃, 形状扁圆,色泽乳白,层层酥脆,以青红丝伴肉烧烤而成。相传后周世宗征淮南,命大将赵匡胤率兵急攻南唐(寿县),赵匡胤在攻打南唐时疲劳过度,一连数日,茶饭不思。当地有个厨师用上好的白面、白糖、香油、青红丝、核桃仁等材料做了点心,点心的外皮有数道花酥层层叠起,因用油煎炸,金丝条条分明色泽金黄,香味扑鼻。赵匡胤品尝后食欲大开,神清气爽。他做了皇帝后,对这种糕点念念不忘,“鞍马之劳,战后之疾,多亏这种糕点从中救驾。” “大救驾” 由此而来。

     其实,彼时赵匡胤还不是皇帝,救驾之说无从谈起。不过,按宋史所说,赵匡胤“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因此赵匡胤当时如果不是花样美男,也一定是帅锅一枚。 赵匡胤出身军人世家,史载,他出生时,赤红的光照满屋子,奇异的香味一晚未去。身有金色,三日未变,真是天生龙种,不当皇帝都不行。赵匡胤年轻时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三十二岁就做了殿前都点检,这是个啥官职?如果你看过电视剧琅玡榜,大梁国第一高手挚啥官职?禁军大统领!殿前都点检就是禁军大统领。蒙挚是一介武夫,帮着好兄弟梅长苏把靖王扶上马做了皇帝。赵匡胤不一样,不光武艺高强,如果后周有高手排名榜,至少前五名,据说他还独创太祖长拳,虎虎生风,至今还在武林开枝散叶,而且最要命的是赵匡胤还喜欢读书,俗话说的好,不怕天,不怕地,就怕武将有文化。公元960年,后周皇帝柴荣驾崩,七岁小皇帝即位,赵匡胤的机会来了。机会有了,也得有个好团队,最怕的是猪一样的队友。好比马云有十八罗汉,刘备有五虎上将,靖王有梅长苏、蒙挚、霓凰,赵匡胤也是建队好手,还搞了个拜把子的义社十兄弟。在他的团队里,其中两个大家比较熟悉的队友不可不说:赵普,虽然他比不上神剧里的”江左梅郎”,但在赵匡胤的一群武将班底里算是鹤立鸡群了。他的名言:” 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天下太平。“,时间一长,大家可能忘记了他叫什么,但是都知道那个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人;潘美,北宋开国元勋中唯一一个没有交出兵权的人,也算战功显著,一生敬业,但他为人熟知的不是潘美,而是后人杜撰的名字“潘仁美”,评书杨家将里的佞臣贼子,生前荣耀,死后在文学作品里遗臭万年,也是文字狱的另类典型。

     话说公元960年2月3日(正月初三日),赵匡胤统率大军出了东京(今河南开封),行军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这天晚上,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这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后改名光义即宋太宗)和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刚醒来的赵匡胤身上,并一起跪拜,高呼万岁。赵匡胤一副无奈委屈: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这就是著名的”陈桥兵变”。正是:文人的康桥,轻轻地走,正如轻轻地来;武将的陈桥,”马蹄声狂乱”,跪倒一大片。

      赵匡胤是个吃货皇帝,最著名的一件事是,有一天,他半夜起来,想吃羊肝,但却犹豫不决,左右仆人问道:”陛下有什么事就吩咐,我们照办!” ,赵匡胤摆摆手说:“算了算了,我若说了,每日必有一只羊被杀。” 其实,上有所好,下有所效,羊肯定已经杀了不少。一般吃货遇到美食,如何评价:两个字好吃,三个字很好吃。但是赵匡胤是高级吃货,是吃货中的战斗机,他吃羊肝的时候,肯定浮想联翩: 羊肉是好吃滴,羊大为美,我做了皇帝,就像那肥羊,周围的义弟们有刀有枪,就是那灰狼。我若不被吃掉,就要做灰狼,还是要披着羊皮的大灰狼。

      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晚朝,赵匡胤自导自演的大戏开演了。他把石守信、潘美、高怀德等一帮武将留下来喝酒,酒兴正浓,他长叹一口气,说 ; “ 我是靠各位兄弟们当上皇帝的,打心眼里念及你们的功劳但是,做皇帝太他妈的难了,不如做个节度使快乐,我每天不敢安枕而卧啊! “ 石守信等酒也不敢喝了,忙问其故,赵匡胤说:”我这个皇帝的位置谁不想要呀。” 石守信等人忙叩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下已定,谁敢有异心呢?“ 赵匡胤说,”那不一定,你们没有异心,但是你们的部下想要荣华富贵,一旦黄袍加身,你们就是不当皇帝也身不由己了。“ 众人吓得尿都快出来了,连忙请皇上指一条明路。赵匡胤缓缓说道:“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大家无非是多聚金钱,多多行乐,让子孙后代免于贫乏,你们不如交出兵权,到地方去,多买良田美宅,同时把把妹,每天喝喝小酒,我再和你们联姻,这样,咱们君臣无猜多好。“ 石守信等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得俯首听命。这就是“杯酒释兵权”的典故。 赵匡胤用吃羊肝得来的灵感,觥筹交错之间,让”大灰狼们”交出了兵权,比起喜欢”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朱元璋来,直接甩出了几条街!

        杯酒释兵权,吃喝定天下。从此,三百多年的宋朝拉开了帷幕。

(经作者授权转载,文字和图片的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机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