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美国

1950年代归国留美科学家的归程及命运-3/4

作者: 王德禄、刘志光    收集整理:胥钧屏

3. 1950年代中国留学生第二波归国高潮

1953年7月,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被禁止回国的中国留学生开始活跃起来,他们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中国总理周恩来,甚至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写信。这些努力终于使中美日内瓦谈判议程上增加了扣留中国留学生事宜。中美双方在日内瓦关于留学生的谈判使美国政府解除了对中国留学生回国的禁令,又有一些中国留学生开始回国。

3.1留美科学家争取回国自由

在日内瓦谈判之前,他们已经把美国扣留中国留学生的事, 炒得沸沸洋洋。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政治压力逐渐减小。中国留学生又可以聚会在一起,他们开始给各方人士写信。

那些准备回国的留学生尽管受到了阻碍,但是他们回国的心情日益迫切。他们决定给国内写信,让中国政府早日了解他们目前的处境。有一次,李恒德在费城邀请了二十多位来自纽约、波士顿、巴尔的摩的朋友。他们共同起草了给周总理的信。1953年5月3日,李恒德、周寿宪等15人在信上签名。据说,这是递交到中国政府手里的最早的一封签名信。1953年12月21日,李恒德等留学生又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费城、波士顿和芝加哥三地的15人参与了签名。

中国留学生为了将美国扣留他们的事情公开化,他们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写了两封公开信,要求美国撤销限制中国留学生离境的命令。第一封公开信是梁晓天执笔的,1954年3月份开始起草。1954年8月5日,他们征集了26人签名。并把公开信发给总统、48个州的国会议员、群众团体和各大报社。艾森豪威尔在此后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公开承认了美国扣留中国留学生的事情。但是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艾森豪威尔由于准备不足,说话吞吞吐吐,显得不是那么理直气壮。为了进一步给美国政府施加压力,1954年9月2日,美国中西部的中国留学生给艾森豪威尔总统写了第二封公开信。这封信是王祖耆带头起草的,有9人参与了签名。

1954年11月,中国留学生给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发出了公开信,张兴钤、张斌、陈荣耀、周坚、虞俊等30人在信上签名。美国扣留中国留学生的事情进一步公开化。

此外,中国留美学生曾向印度驻联合国大使梅农寻求帮助,也向美国朋友寻求帮助。虞俊给爱因斯坦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他的帮助,但是爱因斯坦在回信中说,他自己已经被怀疑是共产党了,不方便替中国留美学生讲话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1999,48-63页]。

1954年8月,致美国总统公开信发表以后,引起了美国媒体的注意,其中《波士顿环球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有影响力的媒体对在公开信上签名的中国留学生进行采访,并在醒目位置刊登了留学生因美国政府禁令不能回国的报道,张兴钤与师昌绪、林正仙的合影也出现在报纸的醒目位置上,美国政府扣留中国留学生的消息传遍全世界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1999,257-258页]。

3.2日内瓦谈判

1954年3月梅祖彦到了巴黎。不久,他去了中国驻瑞士的大使馆,在那里见到了中国官员,并向他们详细介绍了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情况。5月,代表团又请他和柴俊吉去了一趟瑞士,向他们询问了很多美国方面的事情。梅祖彦和柴俊吉是日内瓦谈判时仅有的两位到瑞士与中国代表团见面的中国留学生,他们提供的信息对中国代表团的谈判十分有用 [王德禄等 2012,王德禄、杜开昔采访梅祖彦.]。日内瓦谈判会议上释放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成为主要议题。

日内瓦会议期间,美国提出中方应该允许被扣留在中国的美国人(包含朝鲜战争中被俘的美国飞行员)从中国自由离境。中国提出美国应该允许被扣留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自由离境。

1954年6月5日,中国代表团团长王炳南和美国代表团团长约翰逊进行了第一次接触。6月10日,他们进行第二次谈判,中美双方未就在美被扣留的中国人员数目一事达成共识,中方提出有5000人滞留在美国,但美国人对这一数字不予认可。美方只承认申请回国而不予批准的120人。

1954年6月21日,约翰逊和王炳南会谈。当时约翰逊把15位根据美国法律可以离境的中国留学生的名单交给了王炳南。当王炳南提出要120人的名单时,约翰逊拒绝了。约翰逊说只要批准了,就会把被批准人员的名单提交给中国政府。

后来,美国移民局通过调查得知,120位被扣中国留学生中有57人希望回到中国。美国政府决定给他们发放离境许可证,分批批准,每批10-15人。美国政府表示,会将被批准人员的名单提供给中国政府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1999,64-83页]。

梁晓天说:“……美国报纸宣布放了十几个中国留学生,从我收到的一封信中得知我是其中之一。”[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1999,202页] 梁晓天实际上是第一批被批准的10人之一。在这10人中,参加留美科协并积极要求回国的除了梁晓天之外,还有宋振玉、范新弼。这10人中除了他们三人,其他的人没有被提起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1999,206页]。

李恒德曾这样回忆:“1954年的7、8月份,美国放了10个人,10月份又放了22个人,这其中有我。” [李恒德口述、王文乐整理, 神州学人,2009年8月14日] 10月份被批准的22人中还有汪闻韶、蒋士騛、刘有成、罗会元、蒋锡夔、许葆玖夫妇、管士宾等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1999,216页]。刘有成也回忆说:“我们同一批由美国回国的有十几个人,其中有汪闻韶和李恒德。”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1999,223页] 这22人的名单不全,也可能有人被批准了,但是没有回国。

第三批被允许回国人员的名单是1955年4月宣布的,共76人,师昌绪就是那一批被允许回国的。师昌绪说:“之后美国政府宣布了允许回国人员的名单,共有76个人,包括我。他们通知了个人,这些允许回国人员的数目在报纸上刊登了,要不然我也不知道有76个人。他们4月宣布的名单,我6月份就离开了美国。” [王德禄等 2012,王德禄、杜开昔采访师昌绪]

1955年4月4日,美国政府正式宣布撤销禁止中国留学生回国的命令。陈荣耀回忆说,他是1955年4月禁令解除后,第一批回国的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1999,250页]。但是,钱学森仍然处于被软禁状态。他专门给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写了求救信,通过蒋英在比利时的妹妹寄给陈叔通。他在信中写道:“……阻碍归国的禁令已于4日被取消,然我仍深陷囹圄,还乡报国之梦难圆,省亲探友之愿难偿,凄凄然久之……恳请祖国助我……。” 钱学森的信很快转到周恩来的手中。在日内瓦谈判中,王炳南出示了钱学森的信。1955年9月10日,中国方面宣布释放美国12名飞行员。同年8月4日,钱学森接到美国允许回国的通知,9月17日,他偕妻子和儿女踏上了回国的旅程 [张纯如著 1996,315页]。

3.3 禁令解除之后

1954年10月,梁晓天、宋振玉、范新弼3位中国留学生乘坐美国驶往九龙的海轮回到国内。这是日内瓦谈判开始后,第一次坐船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从此,中国留学生的第二波回国高潮拉开了帷幕。

1954年11月29日, 从美国驶往香港的 “威尔逊总统号” 成为解禁后中国留学生回国乘坐的第二条船。这条船上有汪闻韶、李恒德、刘有成、罗会元、蒋锡夔、许葆玖夫妇等十几位中国留学生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1999,216页]。据刘有成回忆说:“我们乘的轮船快到檀香山时,通知我们回中国的留学生到船上一间办公室集合,美国移民局的人和我们谈话,他说轮船现在快要到美国西部国境线最后一个口岸了,你们当中有没有人想回美国去?如果想回去就在夏威夷下船。我们十几个人都不作声。”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1999,221页]

1955年4月初,黄葆同(冯之榴)夫妇、王仁、张家桦、吕家鸿、谢心正、沈心立、骆振黄、郭明达、蔡君陆一起乘船回国。据王仁回忆,他们回国途中听说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禁令彻底解除了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1999,245页]。

1955年5月初,陈荣耀(沙逸仙)夫妇、王明贞(俞启忠)夫妇、徐璋本、陆裕朴等一批中国留学生乘船回国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1999,250页]。

1955年6月从旧金山起锚的 “克利夫兰总统号” 上有20多位中国留学生,比如童诗白(郑敏)夫妇、钱宁、焦瑞身、张兴钤、师昌绪、林正仙、杜连耀、周同慧、刘铸晋。他们从旧金山上船,7月抵达香港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1999,263页]。

1955年7月初,谢家麟乘坐 “威尔逊总统号”,经过二十多天到达香港。

1955年9月15日,从旧金山起航的 “克利夫兰总统号” 是第二波回国高潮中留学生人数最多的。乘坐这条船回国的有钱学森(蒋英)夫妇、李正武(孙湘)夫妇、许国志(蒋丽金)夫妇、王祖耆(沈学均)夫妇、何国柱(刘豫麒)夫妇、洪用林(张发慧)夫妇、胡聿贤(戴月棣)夫妇、肖伦(萧蓉春)夫妇、陈炳兆、许顺生、疏松桂、陆孝颐、张士铎、冯启德、刘尔雄、刘骊生,以及钱学森、李正武、何国柱、胡聿贤的6个子女共计30个中国人。据许国志回忆,这是美国解禁后回国人数最多的一次 [王德禄等 2012,王德禄、杜开昔采访许国志]。因为钱学森在这条船上,很多记者纷纷想采访钱学森,所以这条船成为新闻界关注的焦点。

1955年11月25日,陈能宽、何炳林(陈茹玉)夫妇、李荫远、胡日恒、郑林生乘坐威尔逊总统号回国。

1956年2月,黄茂光回国;侯虞钧回国;9月,张文裕(王承书)夫妇、郭永怀(李佩)夫妇乘坐 “克利夫兰总统号” 回国。[侯艺兵、彭继超,神州学人,2009年10月20日]

1957年1月,林兰英乘坐威尔逊总统号回国;2月,谢毓章回国。

3.4 政治运动阻断了留学生归国之路

1956年2月20日晚,高等教育部部长杨秀峰在北京饭店设宴招待近期和解放后从欧美日等国家回国的700多名留学生。

1956年2月22日,周恩来审阅批准了争取留学生回国工作组《关于争取尚在资本主义国家留学生回国问题的报告》,《报告》指出:“根据总理关于大量争取留学生回国参加建设、今年内至少争取一千人回国的指示,我们认为对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留学生应采取普遍争取的方针,重点应放在美国。” [金冲及主编 2008,1092页] 留美归国的科学家经常提到,有一个周恩来审定的争取留学生回国的800人名单。

随着反右运动的开始,留学生归国几乎停止了,留学生招待所几乎也撤销了,之后回国的人成为个别现象。梅祖彦说:“那时候有个很不准确的统计数字,在美国大概有5000个中国留学生,真正想回国的可能不到500人。而我们知道,在那2-3年里,实际上回国的只有200多人”。“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后,几乎没有人回来,只有个别人回来了。” [王德禄等 2012,王德禄、杜开昔采访梅祖彦] 可以说,国内的政治运动使得东西方的交流关闭,也关闭了留学生回国之路。

申葆诚的解释较为可信:“1956年周总理提出‘向科学进军’,争取留学生回国参加建设,当时基本上没有人回国。抗美援朝的时候,中国留学生回国的热情很高,1952年回国的人多一些。1952-1958年,大家慢慢的了解到国内开展了三反五反、思想改造、肃反、反右等一系列政治运动,回国的人越来越少了。” [王德禄等 2012,王德禄、杜开昔采访申葆诚] 1958-1965年,仅有申葆诚、黄敞、王天眷、谈镐生等人回国。

在1956年中共中央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一系列文件中,有一份知识分子工作安排小组提交的《关于从资本主义国家回国留学生工作分配情况的报告》。这个报告提到留学生回国人数,报告说 “从一九四九年八月到一九五五年十一月,由西方国家归来的高级知识分子多达一千五百三十六人,其中从美国回来的就有一千零四十一人。” [金冲及主编 2008,1077页] 这个报告统计了两次回国高潮的人数,只是当时仍处在第二次回国高潮过程中,所以统计不是很全面。有一种说法是1954-1956年共回国200人。我们认为,1950年代从美国回国的中国留学生应约为1200人,其中第一批约1000人,第二批约200人。

1950年代归国留美科学家的归程及命运-2/4

作者: 王德禄、刘志光 收集整理:胥钧屏

2. 1950年代中国留学生第一波归国高潮

1950年代初,恰是二战后留美热潮期间出国的留学生学成之时,学成归国是那个时候留学生们的当然选择,再加上留美科协的动员工作,1950年代初有大量的留学生回到了中国。

2.1 留美科协及其影响

科协系列是世界左翼科学家的群众组织。留美科协也是在这样一种思潮下成立的。但是留美科协受到中共中央南方局更多直接的影响和领导。在最近出版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文化工作》一书中,专门讲述了中国留学生留美及回国事宜[彭亚新主编 2009,334-346页]。抗日战争之后形成的留美高潮中,很多左翼人士甚至中共地下党员到了美国,其中有侯祥麟、顾以健、计苏华、刘静宜、罗沛霖、丁儆。这些人的赴美为留美科协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此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成立的主要的学生组织是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Chinese Student Christian Association,简称CSCA),很多中国留学生参加了这个组织。随着中国国内战争形势的发展,全国科联留美分会的成立提到议程。1948年年底,全国科联在美国的一些会员开始酝酿在美国成立全国科联留美分会,甚至葛庭燧、侯祥麟、丁儆、顾以健、涂光炽等人聚在一起讨论过此事。但是考虑到在美国成立一个中国全国科联的分会会在政治上受到影响,就取名为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简称留美科协)。留美科协以 “响应解放,准备回国” 为主要宗旨。

950年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在芝加哥召开年会时集体合影

1949年1月29日,20余人在芝加哥成立了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 “美中区”;3月17日成立了留美科协耶鲁区会,有11个会员;3月19日留美科协费城区会成立;4月2日在哥伦比亚大学成立了留美科协纽约区会,有35名会员;5月13日在华罗庚家中成立了留美科协伊利诺伊大学区会,会员15人。在这段时间里还有衣阿华区会、普度大学区会、俄亥俄区会、西雅图区会、印第安纳区会等多个区会。美国各地区的区会纷纷成立。到5月底,东自纽约西至西雅图已成立了13个区会和10个学术小组,会员从20多人发展到340人。

1949年6月18-19日,留美科协在匹兹堡正式成立,50多位来自各地的代表参加了会议。1949年8月,全美已有留美科协地区分会19个,会员410人;到1950年3月,地区分会增至32个,学术小组达20个,会员达718人。[冯季, 神州学人, 1987年第2期56-57页、1987年第3期54-55页、1988年第1期49-50页]

《留美科协通讯》是留美科协的刊物。1949年为双月刊,1950年为单月刊,发行量最多时上千份。李恒德等三人曾负责费城区会的编辑工作。李恒德说:“留美科协成立后出版了一个刊物《留美科协通讯》,我负责编辑。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留美科协改成在芝加哥附近开会,编辑工作转交给别人。此后,这个刊物再也没有出版。我现在还保存着这个杂志。《留美科协通讯》的存在使得留美科协的整个经历更加明朗。” [王德禄等 2012,王德禄、杜开昔采访李恒德]

朝鲜战争爆发后,麦卡锡对美国的舆论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非美活动委员会和美国联邦调查局(FBI) 将留美科协列为非法团体。经留美科协干事会表决,留美科协于1950年9月19日宣告解散。[李恒德, 纵横, 1984年第2期44-55页]

2.2 50年代初中国留学生第一波归国高潮

中国学生去欧美留学,很少有人能够留在所在国。在1950年代初的归国潮中,中国留学生都怀有学成归国的心理状态。当时大部分中国留学生是专门乘坐APL(American President Lines)轮船公司在太平洋往返的“克里夫兰总统号”、“戈登将军号”、“威尔逊总统号”回国的。

100多位中国留学生乘坐“威尔逊总统号”邮轮于1950年8月31日离开旧金山回国时在船尾的合影

1949年9月的 “克里夫兰总统号” 上有梁思礼、陈利生、严仁英等20几位中国留学生。1949年11月的 “戈登将军号” 上有葛庭燧、陆星垣等多位中国留学生。1950年1月的“戈登将军号”上有唐敖庆、陈椿庭等18位中国留学生。1950年3月的“克利夫兰总统号”上有华罗庚、朱光亚、王希季等几十位中国留学生。在香港逗留期间,华罗庚在船上发表了《告留美人员的公开信》,通过新华社向全世界播发,信中引用的 “梁园虽好,非久居之地”,感染力很强,成为在留学生中广为传颂的佳句;朱光亚在回国之前就联合52位准备回国的留学生署名,发表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1950年春的 “威尔逊总统号” 上有严东升等多位中国留学生。1950年6月的 “克利夫兰总统号” 上有罗沛霖等34位中国留学生。

1950年8月31日的 “威尔逊总统号” 是1950年代初留学生回国途中发生故事比较多的一条船。这条船上,留学生人数最多,共有128位。采访余国琮时,他说:“当时乘坐我们这条船回来的中国留学生人数是最多的,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朝鲜战争已经爆发了,我们预感到美国要限制中国留学生回国,大家纷纷动身回国;二是,留美科协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一些人已经有了回国的打算;三是,那时候学校都放了暑假,我们回国比较方便。” [王德禄等 2012,王德禄、杜开昔采访余国琮] 在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几乎全部扣留赵忠尧携带的书籍、笔记本事件,在日本横滨发生了拘留赵忠尧、罗时钧、沈善炯3位中国留学生事件,在菲律宾发生了鲍文奎被拘留未遂事件。这在中国留学生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预示着中国留学生回国之路将不再平坦。乘坐这条船回国的中国留学生还有邓稼先、涂光炽、叶笃正、余国琮、傅鹰、庄逢甘等人 [沈善炯述、熊卫民整理 2009,58-78页]。

1950年9月开出的 “克利夫兰总统号” 上有冀朝铸、王曾壮、张元一、张庆年等90多位中国留学生。后来又有几条船搭载部分留学生回到了中国。比如1951年2月的威尔逊总统号上有颜鸣皋、刘恢先(洪晶)夫妇等100多位留学生;1951年4月的 “戈登将军号” 上有徐光宪、高小霞夫妇。

2.3 中国留学生尴尬的处境

1951年9月20日启程的 “克利夫兰总统号” 上的谢家麟、董彦曾(宋娟娟)夫妇、孙以实、方琳、张权等8位中国留学生正沉浸在回家的喜悦中,然而10月9日发布的禁令波及到了他们。当他们乘坐的轮船抵达夏威夷时,美国移民局官员和联邦调查局特工登船,专门与这8个人谈话,出示了正式的司法文件,将他们押下轮船,不久送回旧金山 [谢家麟 2008,43-46页]。

1950年7月美国政府决定取消钱学森参加机密研究的资格,因为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的美国朋友被查出是美国共产党员,美国政府就指控钱学森也是共产党员。[张纯如著 1996,253页]美国政府的指控让钱学森做出了回国的决定。1950年8月,当钱学森一家买好船票准备回国,登船前被扣留,9月7日被美国政府拘捕,并被关押在特米那岛上,15天后交保金获释。此后钱学森一直处于美国移民局的限制和FBI的监视中,直至回国。

1951年10月,当李恒德买好了船票准备回国的时候,宾夕法尼亚移民局把他找去,进行审问。移民局没有抓住把柄,后来将李恒德释放出来,并没收了他的护照,禁止他离开美国。移民局还让他每个月给移民局报到一次 [王德禄等 2012,王德禄、杜开昔采访李恒德]。

1950年10月颜鸣皋在耶鲁大学已经买好了回国的船票,开船两周前突然被捕,被关在纽约的埃利斯岛,4天后,交了2000美元保释金才被释放。之后美国将其遣送回国 [王德禄等 2012,王德禄采访颜鸣皋]。

1951年5月25日,黄葆同办理回国手续时,美国当局以 “居留证过期” 为借口,将其逮捕,关押在埃利斯岛。1951年9月17日,黄葆同被关押114天后,交了2000美元保释金获释。移民局要求他每周一到移民局报到一次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1999,230-235页]。

1951年,毛汉礼被旧金山移民局逮捕。保释出狱后,他花了三年时间与美国联邦政府就无理阻挠其回国事宜打官司。直至1954年毛汉礼才得以回国。

1951年10月从纽约传来朱廷儒被捕的消息。1951年朱廷儒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药学院硕士学位。他申请回国时,被美国移民局和归化局审问,遭到一顿毒打,并被拘禁一个星期,交保释金后获释,1955年才得以回国。

1952年1月中旬,美国宾州传来杜连耀被逮捕的消息。杜连耀在实验室赶做博士论文时,美国移民局以 “非法留居” 为罪名将其从实验室抓走,把他关在宾州移民局所在地匹兹堡。三天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同学帮他交了2000美元保释金。被释放出来后,杜连耀把宾州移民局上告到美国移民总局。官司打了将近半年。后来移民总局说杜连耀的情况特殊,可以回国,但必须在两个月内离开美国,否则要驱逐出境。当他去办手续时,美国政府说中美现在处于敌对状态,所有的中国人都不允许离开美国,也不许去美国以外的任何地方。如果去了或者企图去了,就会收到巨额罚款单。杜连耀1955年6月才得以回国 [王德禄等 2012,王德禄、杜开昔采访杜连耀]。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遇到的难题较为严重的是被捕入狱。发生的这几个案例大部分都在旧金山、纽约等美国的大城市。这些人大部分在留美科协活动中都比较活跃。同时,钱学森的案子在其中较为引人注目,因为这个案子具有很大的麦卡锡时代的特点。从这些案例中也可以看出,冷战使美国整个社会充满了怀疑和不安定。

1950年代归国留美科学家的归程及命运-1/4

作者: 王德禄、刘志光    收集整理:胥钧屏

本文聚焦于1950年代归国的留美科学家。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这批科学家的命运体现在对政治与科学、去国与归国、个人与国家等相互交织的多重选择之中。他们大部分是抗战胜利后,通过国民党政府组织的留学考试出国留学的。1950年代他们中很多人想回国为新成立的共和国服务,美国政府禁止他们回中国大陆,他们却想方设法,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中国。这些科学家在新学科的建制、科学人才的培养以及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其中有些科学家尤其在十二年科学规划的制订和 “两弹一星” 的研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批科学家在历次政治运动,特别是反右和文革中受了很多冲击,有人被关入监狱,甚至有人自杀。在这批科学家身上能够见证科学与政治复杂的关系,能够见证冷战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1. 在中美与国共复杂关系中的中国留学生问题

50年代归国的留美科学家在中国百年留学潮中是特殊的一批。二战使中国成为同盟国的一员,中国共产党掌握政权又使中国成为共产主义阵营的一员。前一个因素使中美关系进入黄金时代,中国出现了留美高潮;后一个因素使中美关系走向紧张,尤其是朝鲜战争爆发后,中美进入敌对状态。中国留学生首当其冲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中国留学生经历了这些复杂的关系带来的波折。中国国民党政府是二战后留美高潮的主要推动者,中国共产党政府又明确鼓励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回到中国。而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是矛盾的,从鼓励他们回国到限制他们回国,经历了政策的演变。

1.1 二战后的留美热潮

受抗日战争的影响,中国的留学教育几乎停止。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中国成为同盟国中的重要成员,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日益密切,国民政府开始将战后建设人才的培养提到议程。1943年3月,蒋介石发表了《中国之命运》,指出战后建设需才孔亟。4月28日,蒋介石指示国民政府教育部等部门“以后对于留学生之派遣,应照十年计划,估计理工各部门高中低各级干部所需之数目,拟具整个方案为要”。1943年抗日战争胜利在望,国民政府为了适应战后建设的需要,教育部制定了《五年留学教育计划》、《1943年度派遣公费留学英美学生计划大纲》和《国外留学自费生派遣办法》,经济部制定了《选派国外工矿实习人员办法》,交通部制定了《派遣国外实习生办法》,此后,尤其是抗战胜利之后连续多年,出现了新的赴美留学的大潮。教育部在1944春天举行了英美奖学金研究生实习生考试。之后,交通部、经济部都开展了选送留学生出国留学工作。[刘真主编 1980,2082-2118页]

1943年12月,教育部举办了第一届自费留学考试,共录取327人,被录取人员于1944年秋陆续赴美。之后,清华大学举行第六届公费留学考试,共录取32人。1944年12月,教育部举办英美奖学金研究生实习生考试,共录取209人。1946年7月,教育部在南京、上海、重庆、北平等九地各设考点,同时举行公费留学考试。是年7月,第二届自费留学生考试与公费生考试同时举行。共录取自费生1900人,其中赴美留学者至1947年10月已逾千人。1948年1月,国民党政府以外汇支绌为由,宣布暂停留学考试 [李喜所、刘集林等著 2000,122-128页]。

民国32年(1943年)9月2日,中国第二届自费留学生乘戈登将军号邮轮去美国,在邮轮上的合影。

在技术发展领域,国民政府考虑派留学生去美国学习制造原子弹。1946年俞大维找到物理学家吴大猷、化学家曾昭抡、数学家华罗庚,委托他们三位帮助选派一批青年去美国学习如何制造原子弹。后来,他们选派了朱光亚、李政道、唐敖庆、孙本旺、王瑞駪于1946年5月从上海启程去了美国 [何学良、李疏松、[美]何思谦 2007,13页]。

同时,中共提出了和平民主新阶段,认同和平建国之道路。中共也开始考虑战后成立联合政府,暗中选拔并资助了一些地下党员,让他们通过国民党组织的考试后出国留学。罗沛霖、张大奇和王天眷都是共产党支持并派到美国去的。[王德禄等 2012,王德禄采访罗沛霖、杨敏茹]

这样就形成了二战后的留美高潮。这一时期,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有6200人左右,其中学习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人约占80%。

1.2 中美对中国留学生政策的演变

1949年,中国共产党掌握国内政权后为进行战后建设,急需懂科学技术的人才。此时也是留美科学家学成之时,中国政府要全力争取、动员他们回国参加建设。

中国政府曾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1948年,从美国回来的中国共产党员杨刚在西柏坡向周恩来汇报了在美留学生的情况。1949年6月18-19日,留美科协在匹兹堡正式成立。1949年夏,中共南方局安排赴美留学的中共党员徐鸣专程回国,向周恩来汇报了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情况。周恩来明确指示:“你们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在美的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高级技术专家回来建设新中国。” [于杰 2010,5页] 同年9月,徐鸣再次赴美,把动员留美科技人员回国作为中心任务。1949年12月6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成立了 “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统筹回国留学生招待及介绍工作、学习,以及对在外留学生的调查、宣传、接济等工作,高教部专门在北京西单的旧刑部街10号设立了归国留学生招待所,作为归国留学生安排工作过渡期间的专用招待所。后来,先后在上海、广州、武汉、沈阳等地设立归国留学生招待所。 12月18日,周恩来通过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郑重邀请在海外的留学生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

而此时的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却充满了矛盾,摇摆不定。美国政府受到日益加深的冷战和麦卡锡主义的影响。从大的方面讲,以美国移民局为代表的一派希望中国留学生回国,以美国国务院为代表的一派希望中国留学生留在美国。当中国的内战影响了中国留学生的经济来源时,美国政府给中国留学生提供资助;当中国留学生学成归国时,美国政府出钱给中国留学生买船票。然而,随着麦卡锡主义影响的日益加深,美国政府鼓励甚至下令驱逐一部分中国留学生。随着冷战的加剧和国共内战,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地位越来越尴尬,他们手里仅有的国民党政府的护照被没收了,各地相继出现逮捕中国留学生的事件。后来,美国政府下决心禁止中国留学生回国。

美国政府政策的摇摆主要是由于中国国内政治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的。由于国共内战,使向中国留学生汇款的渠道被切断了。中国学生面临着经济来源的问题。1948年美国国务院拨款8000美元,1949年4月美国国务院又拨款50万美元,1949年10月美国国会同意从原来准备给国民党政府援助资金里拨出400万美元,用于救助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和学者。在1950年6月,美国国会又专门通过中国地区援助法案”(China Area Aid Act of 1950),允许政府拨款600万美元,用于对中国留学生、学者的救济工作,这些资助一直持续到1955年,总计花费800万美元左右。这些资金为中国留学生和学者解决了暂时的经济困难。比如师昌绪就曾拿了半年的资助,“美国移民局说,不回国的中国留学生如果有什么困难,美国国务院给提供生活费。当时我就领了一段时间的生活费。那些钱是当地的州政府给提供的。” [王德禄等 2012,王德禄、杜开昔采访师昌绪]

钱学森被扣留以后,美国国务院召集了十个大学的校长,开会问他们如何对待那些被扣下来的中国科学家,采取什么政策?因为像钱学森这样的都想回去。一般情况下,中国留学生毕业后都要回国,美国不允许他们留在美国工作。美国总统想知道,是只扣留钱学森,不让他回国,还是把其他人一起扣下来?这十个大学的校长说,绝对不能让这些人回去,尤其是学理工的。” [王德禄等 2012,王德禄采访何国柱.] 在钱学森之后陆续有一些科学家被美国政府拘留。中国留学生不能接触保密的项目,个别人被驱逐出境。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不仅吊销了他们的护照,还禁止他们回中国。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的态度逐渐明确,这就是禁止中国留学生回国。慢慢地,学理、工、农、医的中国人都不允许回国,学社会科学的随时可以走。当时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有人被关起来,有人被搜查。有时候尽管找不出毛病,就是不允许回国。直到1951年10月9日,美国司法部移民归化局开始明确禁止中国留学生离境。他们开始给申请归国的学理、工、医的中国留学生出示正式的司法文书说,“根据1918年5月22号通过的法律第225款和美国总统颁布的2523号通告,你离开美国是不符合美国利益的。因此我们命令你,不得离开或企图离开美国。否则将处你以不超过五年监禁或不超过5000元的罚款,或二者兼施”。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1999, 46-47页]

1950年,国会通过 “中国地区援助法案” 修正案,允许中国留学生就学期间和毕业以后在美国工作。1953年8月7日,艾森豪威尔总统签署的 “难民解救法案”(Refugee Relief Act of 1953) 允许至少一部分留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从学生身份转为永久居民。 这也是百年留学史上,美国第一次让中国留学生留在美国工作。

潇湘儿女域外心,千载难逢情意深

抗疫胜利在望,盛夏尚未到来,端午就在眼前,憋屈了一年多的老湘们在上周六(6/12日)终于又见面了!

是日,费城西郊的 Ridley Creek  State Park 阳光明媚,和风习习,旅居大费城地区的湖南老乡们满面春风,在烤肉的芬芳中,品尝着乡菜,聆听着乡音,还有浏阳花鼓湖湘特色,唱到心底的歌。

除了美食,更有美景和美女。

疫情期间滞留美国的电影导演/摄影师高峰,是湖南郴州女婿,与郴州籍妻子影子小姐,决定留在美国发展。这次二人一起记录下了湖南老乡聚会的精彩瞬间。下面挑选一些照片,既为留念,也为欣赏:

摄影:Frank 高峰、影子小姐。 下同(除了书法、绘画和另外署名)

 

 

 

摄影:七彩云

本次聚会的组织者罗望熙博士和沈巧伉俪,不仅为该次聚会做了许多具体细致的工作,还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烤肉串。罗博做为“主烤官”,还有两位特别助手:余敏和聂荫黎。三位冒着烟熏火燎,为乡亲们源源不断地供应美味烧烤。余敏带来的羊肉,跟罗博带来的牛肉和鸡肉,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其他乡亲们都贡献了各自的丰富多彩美食和辛勤劳动。

对本次聚会,罗博士有类“兰亭序”, 必须先分享一下:

作者:罗望熙

自古湖湘出才子,“兰亭序”激发了湘友们的文艺细胞。

陈红兵先生连夜挥翰眷录,笔走龙蛇,潇洒自如。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真情实感,一气呵成,尤为珍贵:

“80 后” 七彩云先生是“资深理工男”,文字功底却十分了得,有“中华新韵“为证:

《七律•记湘友二零二一年六月十二日Ridley Greek 聚会》                           

潇湘儿女域外心,千载难逢情意深。
乔木参天庇游子,琴歌笑语传乡音。
水饺腊肉家国味,烧烤蔬糕美地珍。
小狗稚童同竞乐,影丽笔妙比王文。

湘籍才子赵教授虽然“娃事”缠身,未能亲临其境,但是感受到了老乡们的热情和愉悦,也忙里偷闲,和诗一首:

同在异乡共比心,盛夏相逢草木深。
丝竹声声传笑语,稚童阵阵伴乡音。
腊肉飘香引乡愁,烤蔬色丽忆家珍。
更有湖湘多才俊,快门忽闪笔成文。

闻此盛会,正当端午之际, 湖南的“公公” 陆老先生有感而发,赠诗一首,质朴恬静,儿时童趣,历历在目。

 

湘女多情也多才。婧美女总是能给我们意外的惊喜。除了湘西腊肉让老湘们一抢而光外,她的书法和绘画,也别有特色。 婧美女画的端午云扇,秀气祥和:

读者应该能够感受到一个现代女子“把很多人拼命赚钱的时间拿来滋养灵魂“的努力吧?!

本次聚会,从线下美食美景,到线上诗词歌赋,是一次有湖湘特色的聚会。湘友们非常期待下次的聚会。

编者按:本次聚会由罗望熙博士组织,是“大费城湖南老乡群” 第五次聚会。本文引用了很多湘友的文字和留言,一并致谢!

赵宇空博士为亚裔发声。。。但这次做错了

作者: 汗滴米高

赵宇空博士在南加州橙县的主流报纸上刊登文章,”The assault on meritocracy helps no one“, 呼吁大学入学不能搞种族配额,要“择优录取”。 就是为亚裔学生的权利发出声音。

我以前听说过赵宇空博士,没有详细地了解过他的经历。但是我知道这些年他一直反对“教育平权”, 为了亚裔,尤其是华裔的学生的权益而努力,在各种主流媒体上发出声音。我这两天特意关注了赵宇空博士的经历,得知他在2020年去竞选国会议员,虽然在共和党的初选就失利了,还是非常钦佩。说他是华人的骄傲,一点也不过分。

看了他在6月3号橙县报纸上的文章后,我的感觉是如鲠在喉:赵宇空博士这次做错了。

1. 片面强调亚裔成就,等于把亚裔架在火上面烤。

过去20年,美国亚裔的成就有目共睹。我们华裔感到骄傲。别的族裔对亚裔的成就并不开心。这是人性。我和我的非洲裔和西语裔同事聊过这个事情,他们认为你们亚裔现在好了,可是要让出一部分利益出来,让别的族裔都能收益。说白了,就是不能“赢者通吃”。 这当然不合理,美国的亚裔也有很贫困的人。可这就是美国的现状。美国是个多种族的国家,族裔之间的关系大部分时间非常敌对,对资源的分配更是互相头破血流地争取。赵宇空博士在文章中特意说亚裔现在是美国“收入最高,教育水平最高的族裔”,这更引起大族裔(橙县320万人,白人40%,西语裔35%)的不满。人在利益面前是不讲道理的,人不会去照镜子,自己反省;人都是去指责别人。这是人性。

2. 美国的种族隔阂,这在可预见的将来,消除不了。亚裔要生存,需要和弱势族裔站在一起,起码是表面上。不能过分强调亚裔文化优势。

赵宇空博士在2013年写过一本书《华人成功的秘诀:五个激励人心的儒家价值观》。我看了这本书的简介,说的都对,都是大实话。 可是。。很遗憾。。实话不能说。(从亚马逊的销售来看,也没有很多人对这个大实话的书感兴趣。)我们都知道Bill Gates, Jeff Bezos都是白手起家。说实话,他们的财富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可是他们平时所说的都是如何“回报社会”,都是如何“帮助弱势群体”。 在这里,他们是“实话不能说”,否则只能招来更多的反感。 赵宇空博士在6月3号的文章里面说“It is our great cultural heritage that has helped us overcome the systemic racism against us。。。。”,是大实话,可是不能说。 他表明亚裔有成就的原因,是亚洲传统文化高于非洲裔的文化,高于西语裔的文化。这是不是事实,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样说一定是不可以的。 我知道橙县的78.3%的非亚裔,都会不赞成。还是那句话,这和事实没有一毛钱关系,这是人性。

3. 这篇文章,更把亚裔当成了种族矛盾的靶子。

过去100年,美国的主要种族矛盾是少数族裔和白人的矛盾。白人对少数族裔也是作恶多端,罪行是数不胜数。 过去20年,亚裔少数人的成功,把种族矛盾吸引到了整个亚裔社区。这也怪许多华人非常高调,出入都是名牌车, 女士手提包都是名牌。 还有电影“Crazy Rich Asians”等等,都直接地吹嘘,或者片面地暗示“亚裔都是有钱人”。如果你是非洲裔,或者西语裔的人,你会这么想? 你会为亚裔的成就感到骄傲吗? 不要认为他们每个星期都去教会,就能分辨是非了。就算能分辨是非,也在现实中做不到。

赵宇空博士的文章,不会改变亚裔的处境,反而会增加美国其他族裔对我们的偏见。这些族裔会问赵宇空博士:亚裔已经是美国“收入最高的,教育水平最高的了”, 你们还要怎么样? 难道让UC的学生80%都是亚裔才可以吗?还是UC到了100%的亚裔才是真正的公平?

还是那句话,在美国这种事情,没有真理,没有对错,这是人性使然。

看完赵宇空博士的文章,我想起季羡林的一句话“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328大游行之后,我们该怎么办?

作者:糖脖虎
原载: 费城生活攻略

2021年3月28日,阴霾的天空下着阵雨。一批一批的人流从四面八方涌入市中心。费城的华人在2016年挺梁大游行后再次集结。华人们在一起为3月20日在亚特兰大枪击案中逝去的生命默哀,也对越来越差的治安表达不满。从去年以来,各大城市治安越来越混乱,很多暴力行为都针对着一个族群—亚裔。

我们的店被砸,我们的财产被劫,我们的钱包被抢,我们的生命都在受着威胁。

大雨滂沱,悲怆而激烈,呼号中的泪水和雨水打成了一片。在集会讲话和游行后, 留下更多的是思考。作为所谓的模范少数族裔,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该如何生活?我们该如何在美国社会中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

想了想,还是用直白的方式来引入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要不要游行?

先用大白话来做个场景描述:

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上,各个族裔的乘客挤在一起,空间只有这么多。车启动了,隔壁黑大哥一下子压到你脚了。

你心里嘀咕:我这是要和他说呐还是不要和他说呐?他看着又高又壮,我和他说了会不会被他暴打?再说,我指责了他会不会有人说我借着机会拍边上白大哥马屁,借着机会埋汰少数族裔呢?算了,作为模范少数族裔,咱还是忍了吧。

过了一会,一个急刹车,边上白大哥没拉住把手,一下子失去重心,重重的撞在你身上。

你被撞了个头晕目眩,身上鼓起俩青包。心里又犯起了嘀咕:我这是要说他吗?他不单身高体壮而且周边的乘客大部分都是白人,我说他了会不会被群殴?还有啊,我说了他,会不会被他们白人说成是想要团结黑人少数族裔一起要造反呢?算了,咱当好人,还是认了吧。

又过了一会,车辆到站了。你发现你无论如何都挤不到出口。边上的各路大哥大姐无论是白的、黑的或者拉丁裔都视你为无物。肘击、脚踩、推搡,你好不容易最后一个下了车却发现自己钱包被偷,丢了一只鞋,身上多了五个青包,眼角开裂,鼻血直流…

当然,这个情景假设有一些夸张。但是我们华裔在美国很多年来的处境不就是这样吗?我们辛勤工作、谨小慎微,我们严于律己、奉公守法。我们有很多的家训祖训来背书我们这种做法:“怒上心头,一忍最高。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我们给人家留下的印象就是这样的一类人。在受到欺负的时候,我们不是想着发声而是先计算得失,考虑各种情景假设,照顾他人想法。到最后,讨好了所有人,惹恼了自己。

你在公交车上被黑白大哥欺负了又不敢做声的样子,大家嘴上不说,眼睛都看着呐。碰到社会资源分配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无论怎么虐你你都是那个打死了都不开口的老好人,那就成全了你,给你发个好人卡吧。反正大家都需要资源。在都满足了资源配给达到需求之后,再来想到社会公益道德形象或者政府公关。

那我再来问你一遍:我们要不要游行?

这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发声?应该向着哪一边?

这个问题争议很多。当前的美国社会族群撕裂,经济停滞。国际上面临中国崛起,各路政客相互拆台,一大堆该做的事没有做但是彼此间的吵架从来没有停止过。

我们能不能用更朴实的语言来诠释一下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本身是不是想搞清楚:我们该怎么说话?我们该认谁做大哥?

从朴实的话语,我们就发现问题本身就已经把自己放在小弟的地位了。大哥们彼此不爽,我们作为小弟应该跟哪一边走?我们应该是跟着当打手还是做吐槽的,应该能分到骨头还是喝到汤?我们应该怎样来预防失败或者说把损失最小化?

美国社会这些年来的分裂,简单一点说就是支持Black life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和支持Law and order(法律与秩序)的两大观念的冲突。一般来说,民主党支持Black life matter;共和党支持Law and order。民主党支持者来自大城市,共和党支持者来自郊区。民主党支持者来自各个阶层,共和党支持者是白人中产。民主党自称Liberal自由派;共和党自称Conservative保守派。民主党认为现有的法律和秩序对少数族裔不公,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大政府来纠正很多做法;共和党认为现有的法律和秩序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社会生活牵一发而动全身,在作出社会秩序修改的时候必须小心。

Black life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的目标是创造一个更公平的兼顾各族群权益的清平世界。但是到目前为止,它从来没有也不应该说出Only Black life matter(只有黑人的命是命)。要达到Black life matter所要求的社会生态的改变,只有依靠Law and order(法律与秩序)。如果没有法律没有秩序,我们将生活在蛮荒时代。法律并不完美,所以我们要修订法律。但是一旦有了法律,我们要遵守它,执行它。Black life matter和Law and order这两者一个是目标,一个是手段,并不是彼此对立非黑即白的选择!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有些政客拉起虎皮煽动族群对立,用一个拉帮结伙群殴的状态来为自己谋取利益。同样,如果自动就把自己归位到任何一方给别人当小弟,也就是看矮了自己,最后,让自己成为那个谁都可以上来踩一脚的老好人。

我们反对歧视和暴力,尤其是要反对针对亚裔的歧视和暴力。只要有这些歧视和暴力的存在,无论始作俑者是谁,都是我们反对的目标。公交车上别人压了我脚了,我就得说出来。无论你是谁。用老美的那句话来说,see something say something (见到啥事就得说出来). 如果再有人问你Who do you support?你支持谁?Do you support Black life matter是否支持黑人的命也是命或者Do you support Law and order是否支持法律与秩序?你能不能响亮的回答:We don’t want to be marginalized 我们不愿意被边缘化!We don’t want to be forced topick a side! 我们不愿意被迫选边站!What can you do for us?你能为我们做什么?What can you do to secure our safety?你如何来保障我们的安全?

无论跟着哪个大哥,你能分到的都只能是骨头和汤。

第三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来面对政府?

很多年前,在某中文报纸上曾经有过这样一则报道:华埠社团领袖宴请市长,赠送了一块匾额,上面写了四个大字:爱民如子。

我晕了半晌,不明白这样的清宫剧是怎样穿越时空来到北美政坛的。我也不清楚应该怎样通过文化背景的描述来向美国人翻译这四个字的意思。传统文化中的皇上圣明?官场上的青天大老爷?还是杨乃武小白菜中的民要告官先已有罪的要滚钉板的桥段?

来美的华一代,身上浸透的是儒家文化的血液,这种君臣父子的阶层之分已经根植在我们身体里,使得我们在面对各级官员的时候只会点头哈腰甚至于曲意逢迎。亚裔温良恭俭让的文化传统让我们一次次的在美利坚的土地上碰壁!

我们真的错了!

美国三权分立的政府架构是各管各事:你开车闯红灯吃了罚单。给你罚单的部门属于执行部门,它认为你违法了,你必需付罚单或者向交通法庭呈述理由。交通法庭属于司法仲裁,它可以听取你的理由,作出裁决。你如果觉得在这个路口架设红绿灯不合理,你应该向当地的立法部门呈情,告诉他们这个红绿灯给你造成了多少不便以及如何改进。立法部门的官员属于民选官员,他们有责任回应民众的诉求。警察属于执法部门,在发现违法行为的时候只管执法。所以,不要和执法官员对抗,配合他们执法。但在面对民选官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我们的诉求表达出来。

那是不是美国有民主,民主就能解决问题?选票是最大的力量呢?

这样的回答也不全对。

民选官员都有渠道接触到各类数据。比如:我的辖区内有多少人吸过毒;或者,我的辖区内有多少人是高收入。知道了这些数据之后,他们往往会根据大部分人的胃口设计出自己的竞选纲领。如果我辖区内大部分人都吸毒,我就会说毒品可以合法化。如果我这里的居民大多高收入,我就应该支持给富人减税。换句话说,我只关注我能否赢得选举。至于政策的延续性、有效性、可操作性,是否会造成新的长期的问题,这都不是我所关心的。如果有必要,我还可以挑动族群对立和身份政治。只要你是亚裔非裔,你就一定得支持少数族裔和LGBT和我们一起去挑战白人社会。只要你一讲法律与秩序,你就肯定反对黑人的命也是命的运动。这种做法,只能造成一些地区越来越差。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更加剧了社会的对立。民主是有可能造成烂政府和无能官员的!

那应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不这么简单。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的民主不是靠我们当小弟,做顺民做出来的。美国民主的有效性是靠你我呛声、呼喊、打拼出来的。如果认为别人做的不对,你就指出来;哪怕这个人是某一级别的官员。这种勇敢不单单是一份勇气,更是一份社会责任。我们这次走出来就是承担了一份社会责任。如果你不出来,你就是把话语权让给了别人。

我们也不应该担心自己成为两派中哪边都不投靠的那一批人。相反,我们的少数族裔地位正好给了我们和别人不一样的长相和文化背景。与其投靠别人,我们还不如坚持自己的理念,让自己成为两边都来拉拢争相讨好的有价值的人!

回到第三个问题:我们怎样来面对政府?

面对执法官员:我们尊重他们的执法,我们检视他们的行为。我们要熟知我们的权利。如果我们发现他们的执法存在问题,我们应该留记录以备用。

面对民选官员:我们要记住他们不是我们的老爹。既然是民选的,就必需代表我们的权益。民选官员的行为必需有益于所在辖区的长期发展。他们必需务实,必需促进族群团结,必需发展经济,必需创造就业。他们的职责是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制造出更多的争议,不是鼓励大家沉浸于街头政治,更不是寻找机会拉一派打一派为自己寻找更多的政治资本。所以,好的民选官员真的不是容易做到的。

整理一下思路。

我们应该学习法律。要知道,加强自身合法自卫能力与促进社会族群和谐并不矛盾。合法的游行示威也和改善社区治安目标一致。我们参与政府,不是简单地顺从政府。我们自身就是政府的一份子,而不是安于被管理被统治的棋子。

我们应该明白。我们游行是为了引起媒体关注,让更多人的听到我们的声音。游行是我们达到目的的手段之一。但是在游行之后,我们非但要把我们的要求逐条罗列、整理,而且要寻求适当的途径来实现它。游行之后,我们有更多,更复杂的工作要做。我们必需要有自己的组织,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有强大的公关团队,更要有一颗奔腾向前的心。

这次游行引起主流媒体的关注度已经远远高于2016年的挺梁。

现在华人的境遇和经济地位也高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全力溶入,不当弃子!

2020年3月31日,费城

回顾328大游行

3.28大费城反歧视游行集结号! 国会议员助阵! 市郊区华人携手, 周日见!

作者:Action4Asians
原载:费城生活攻略

【原编者按】:作为在费城运营十几年了的华文报纸和公众号,很多读者和粉丝都参加过我们参与报道的游行活动。十几年来编辑组目睹了费城华人在权益活动上奋争的历程。发现几次大规模游行活动的成功,都来自与筹备组的高效和刻意低调。他们之前可能没有多少交集,但因为世态不公,出于共同的信念自发组建一个团队。不求名不求利,连续一两周的无休止的开会和熬夜筹划来推动。活动搞完了,他们不吹捧自己的奉献,不在社团晚宴邀功,安静的回归各自繁忙的工作和家庭生活。

本周日3.28亚裔反歧视大游行的筹备组,就是这样的一个团队。

但很多媒体同仁担心,他们的低调和不求名利,他们和社团政治的不沾边,可能又会成为某些社团活动家拿来上演个人名利秀的投机机会。

为了保持游行的社区草根性质,这也促成了下面的这个声明。

组委会特别声明

本次3.28筹委会原本想以最低调的方式来筹备这次游行活动,以达到团结最多社群参与的效果。虽然得到了很多热心华人的积极响应,也引发了一些无必要的猜测。为了消除大家的疑虑,本组委会开会讨论后,作以下声明,并公布此次“328反歧视游行”筹委会成员名单。

本游行组委会不代表任何一个党派、不背书任何政治主张,不介入任何社团利益或冲突。筹办此次游行目的只有一个:团结和显示本地区亚裔力量、反对歧视、引起全社会对亚裔权益的关切和维护。

周日可能会下雨,但为亚裔社区争取权益,是一个风雨无阻的责任。组委会和接管这次游行的警局分队关于安全和次序做了充分对接,游行会按时进行,欢迎大家积极带领乡亲邻居参与。

组委会全体成员

2021年3月27日

筹委会由以下生活工作在大费城各地区多年的9位普通华人组成:

筹委会名单 328反歧视游行  等你来

曹宜谦 小企业主 Lower Merion, PA
程艳 小企业主 Lower Merion, PA
邬鸿铭 小企业主 Exton, PA
顾文 图书馆员 Cherry Hill, NJ
侯筱蕴 大学职员 Moorestown, NJ
江河 电子商务 King of Prussia, PA
梁捷 编程员 Chester Springs, PA
邵林 实验室仪器经营 Claymont, DE
杨椿 理财顾问 Exton, PA

受邀采访媒体 加入我们,就在明天!

6 ABC – 电台
CBS Philly
Philadelphia Inquirer 问询报

Al Dia – 最大拉丁裔报纸

Billy Penn

Courier Post

Fox 29

Korean Phila Times 韩国报纸

Metro Chinese/海华都市报

NBC 10

Philadelphia Sunday Sun

WHYY

Philadelphia Gay News
Uptown Radio (该广播电台已于3月26日与筹委会进行了连线live直播采访,组委会成员Sharon和主持人对于亚裔和非裔的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得到该节目的大力支持)

确认演讲嘉宾 唐人街不见不散!

Dwight Evans
Congressman 国会议员

Stephanie Sun

宾州州长办公室亚裔委员会执行主任

David Oh

费城市议员

John Chin

执行主任

PCDC 费城华埠发展会

Mark Squilla

费城市议员 – 第一区

Helen Gym

费城市议员

 

 

328游行英文海报,欢迎分享至英文社交媒体及外国朋友 欢迎大家添加筹委会的Ins & Twitter的官方账号 @Action4Asians

本次游行

集合地点:

费城唐人街牌楼(10th St & Arch St )
特别感谢牌楼旁边新张的位于1001 Arch St的斯诺秀Snow甜品店,特意提供店面钥匙给组委会来安排设备电源和作为媒体注册场所。

游行安排:

10AM在费城牌楼集合

10:15AM 新闻发布会

10:45AM 演讲发言

11:15AM-1PM 游行

本次活动也得到很多商家的大力支持,如恒发超市,家和超市都提供大量的矿泉水供大家提取。更多捐款和商家赞助的名单会在游行后的感谢信中刊登。

活动10点准时开始,请大家提前5-15分钟抵达。

10点在牌楼(10th & Arch St)集结,11点15分开始南行走到Chestnut St, 然后左拐往东走到5th St, 再左拐南行到Market St,沿Market St 西行,走到市政厅, 在市政厅广场做25分钟停留,之后环绕市政厅一周,回到11th St. 北向走到Race St,右拐至10th St 解散。

• 九鼎轩 (Nine Ting)

926-928 Race St 1st Floor, Philadelphia, PA 19107

• 峨嵋山庄 (EMei Restaurant)

915 Arch St, Philadelphia, PA 19107

• 太湖海鲜酒家 (Tai Lake Restaurant)

915 Arch St, Philadelphia, PA 1910

• 美食广场(Chinatown Square)

1016-18 Race St, Philadelphia, PA 19107

• 费城长乐工会

1017 Arch St, 二楼前座

• 好朋友老人活动中心

905 Arch St, Philadelphia, PA19107

• The Gallery at East Market

Market St, Philadelphia, PA 19107

• The Gallery at East Market

Market St, Philadelphia, PA 19107

• 亚裔新大楼旁停车场 (游行者优惠$5全天,出示自制标语)

1023 vine street, Philadelphia, PA 19107

• The Autopark at Gallery Mall

45 N 10th St, Philadelphia, PA 19107

• 9th & Arch Street Parking lot

912 Arch St., Philadelphia, PA 19107

• Park America

1030 Race St, Philadelphia, PA 19107

• Philly Chinatown Parking

921 Race St, Philadelphia, PA 19107

• Bright Parking

135 N 10th St, Philadelphia, PA 19107

感谢各位积极参与这次“停止亚裔仇恨”的游行。这次行动的总原则是安全第一,体现华人的团结和秩序。

*本次游行已取得费城警局的大力支持和协助。游行当日有费城警局的警务人员,警车,骑警协调配合确保游行的顺利进行。*

游行活动谨守CDC防疫规范 (如有身体不适请不要参加)。

请参与者带好防疫用品,做好防护。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是刚性要求。(筹委会严格遵守CDC规定,在必须场所配备了消毒纸巾,消毒液,并预备了一定数量的口罩以应不备之需(多谢同胞的踊跃捐赠支持!)

请参与者尽量不要单身行动,防止别有用心的反亚裔暴力分子攻击。如发现任何与本集会诉求、目的不相符的行为,请及时联系safety team,及时报警,与警方配合。同时保持友好的态度。避免发生冲突。

如发现可疑人员或行为,请及时取证,联系safety team和警察。多取证(如证人,手机录像录音)。

请不要破坏公物,不要乱扔垃圾,保持公共场所整洁

橙线BSL:

Chinatown直接有一站,但周日似乎不开

https://septa.org/schedules/transit/pdf/bsl.pdf

蓝线MFL:

周日开行,坐到8th street station下,离Chinatown很近,步行约6分钟

Market-Frankford Line

Schedule如下:

https://septa.org/schedules/transit/pdf/mfl.pdf

请以周末版时刻表为准。

从city hall到8th st地铁就隔三站,区间运行时间不会超过十分钟。

蓝线地铁周末时刻表

STOP ANTI-ASIAN HATE

STOP RACISM

STOP ANTI-ASIAN CRIME

STOP ASIAN PHOBIA

STOP RACIAL PREJUDICE

STOP RACIAL HATRED

STOP RACIAL PROFILING

STOP RACIAL VERBAL ABUSE

AAPI AGAINST RACISM

AAPI AGAINST HATE

AAPI AGAINST VIOLENCE

AAPI UNITE.

ASIANS ARE NOT VIRUSES. RACISM IS.

HATE IS A VIRUS

HATE IS A CRIME.

HATE HAS NO PLACE IN THIS GREAT NATION

HATE IS THE CHOICE OF THE WEAK

BRING JUSTICE FOR HATE CRIME VICTIMS

SPREAD LOVE NOT HATRED

LOVE NOT HATE MAKES US GREAT

NO MORE SILENCE

NO EXCUSE FOR HATE. THIS IS OUR HOME

NO PLACE FOR HATE

REFUSE TO BE A VICTIM

WE NEED SAFE COMMUNITY

PROTECT OUR COMMUNITY

WE ARE NOT SILENT

TOGETHER WE ARE STRONGER

WE BELONG HERE TOO

WE ARE ALL AMERICANS

THIS LAND IS FOR YOU AND FOR US TOO

PROUD TO BE ASIAN AMERICAN

START HEALING. STOP HATING

UNITED WE STAND AGAINST RACISM

TOLERATING RACISM IS A RACISM

RACISM IS FASCISM

以下这些特别适合给参加游行的孩子用:

YOU ARE NEVER TOO SMALL TO MAKE A DIFFERENCE

PEACE LOVE NOT HATE

I DIDN’T MAKE YOU SICK

WE LOVE OUR NEIGHBORS

WE LOVE OUR COMMUNITY

ONLY LOVE CAN DRIVE OUT HATE


Stop Asian Hate

Stop Hate! Stop Hate!

Safe Community! Safe Community!

Stand up, Speak up!

United We Stand!

Asian American! Asian Americans!

Proud Asian Americans!

目前有两个还未满员的游行群,可自由添加,可拼团游行,便于及时获取信息。

为什么我们会举办这次游行?请看几天前我们这篇推文:

不再沉默, 大费城亚裔3.28反歧视大游行!本周日路线、停车场、卫生间信息请提前阅览

权益要靠争取,没有理由坐以待毙
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知道

华人社区的悲哀:种族歧视、偏见和阴谋

美国时间 3月16日,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发生针对亚裔的惨案,八死一伤,死者有六人为亚裔。这是一个令亚裔社区悲伤和悲哀的日子。

悲伤,是因为同胞惨遭不测;

悲伤,是因为这种不测可能在任何时候都降临到任何亚裔身上;

悲哀,是因为在美国民间,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仍然有那么多针对亚裔的歧视和暴力行为;

悲哀,是因为我们是如此弱小,如此无所做为。

然而,更让人悲哀的是华人社区本身。

本周六(3/18日), 全美各地都有声援亚裔的游行示威活动。因为2016年挺梁运动,本人是费城的组织者之一,一大早就有朋友问我,费城是否有游行示威?

我不知道费城是否有人组织大规模的游行示威。费城周边有一些自发的、零星的纪念活动。那些纪念活动,对死者或者生者,都是一种安慰。但是,像2016年那样规模的游行 — 有5000 多人,估计很难再组织起来了。连是否有游行的必要,估计都很难达成共识。

五年来,华人参政议政的热情和活动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这本是好事。但是,华人社区的撕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华人现在不是更团结了,而是更分裂了。这次乔治亚亚城惨案,又一次让伤痕累累的华人社区鲜血淋漓。

首先让人寒心的是,在警方没有调查结果之前,华人社区就开始对受害者预设立场。警方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得很清楚,没有证据显示,被害者在从事非法活动,更不愿意去 victim blaming/shaming。可是华人社区总是有人在暗示受害者是性工作者。退一万步说, 即使受害者是从事那方面的职业,难道就该毙命吗?有些华人的道德洁癖,可能不仅超过了对法律和秩序的支持,甚至超越了对生命的尊重。令人失望的是,这些人中有的是自称支持 Law & Order的。 对那些完全无视法律和秩序的凶残行为,居然不是谴责凶手,而是非议受害者,华人社区到底病在哪里

针对亚裔的暴力事件无疑在以令人惊心的速度增加。

如果施暴者是民主党刻意庇护的“天使“群体,无论怎么恶劣,似乎都显得无声无息。这次亚城惨案,嫌疑人是白人。无论是CNN之类的左媒还是拜登的白宫,反应无比迅速。虽然警方转述嫌疑人的话说,不是种族歧视。但是,白宫和媒体似乎已经定性。这样的反应速度,让不少人怀疑其背后的政治动机。更明白地说是觉得民主党又在搞嫁祸于“共和党”的把戏,给嫌疑人扣上“白人至上”的帽子。

这里有没有阴谋我不知道。这些年左媒和民主党的黑历史,确实就是掀起种族仇视和互斗的历史。民主党也确实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为了把事情搞大,可以为了一个臭名昭着的人渣下跪,自然可以干任何事情。这些,我这样的小人物都无从得知。

这里又涉及到一个华人社区的“死结”:是党派利益高于社区利益,还是社区利益高于党派利益

有的人以党派利益来衡量一切,声称任由民主党(共和党)为所欲为,(美国)将国将不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真的的是党派利益受损,尚可以理解。但是,很多时候,只是某些人的臆测而已。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件旧案。2016年9-10月之间,正当选举如火如荼之际,据说鼓吹抢劫华人的歌曲 Meet the Flockers 的作者和演唱者 YG 要在10月15日到费城演出, 费城华人社区一些活跃人士决定要在10月15日举行“反暴力、要安全”维权大游行。这是一件于华人社区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本人决定参与组织活动。当时这个决定在全美华人共和党人中算是炸开了锅,一些人不仅全力声讨本人,也想办法阻止游行进行。主要理由就是:那是民主党人的阴谋,其目的就是要破坏和抹黑川普的竞选活动。

事实证明,所谓的阴谋纯属子虚乌有。

民主党的无耻与卑鄙固然常常让人恶心,有的共和党人的狭隘与偏见也确实令人震惊。

我没有说这次全美的游行没有阴谋。我只是不知道有没有阴谋。但是,我们华人社区,做为一个整体,岂能因噎废食?如果民主党阴谋无处不在,华人社区的共和党人就束手就擒、无所事事吗?

这次亚城惨案,到底有没有种族歧视的因素?这个问题有那么复杂吗?难道只有亚裔开按摩店?不然,为何只是针对亚裔开的按摩店?难道因为其中死了两个白人,就不算针对亚裔?

华人社区,难道应该因为民主党奥巴马之流,一贯挑起种族争端,而无视证据确凿的针对亚裔的暴力行为吗?

华人社区,难道应该因为民主党之流,包庇天使群体对亚裔的暴行,而无视白人针对亚裔的同样的暴力行为吗?

我们有的人被政治偏见蒙蔽了双眼,完全不顾事实。同胞的苦难和鲜血,比起自己的政治理念,那算得了什么?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美国的政治,仍然会充满谎言、欺骗和阴谋;美国社会,仍然会有种族歧视。

华人社区到底如何抉择?

身为警方发言人的Jay Baker,  不仅在新闻发布会上有为杀人嫌犯开脱的嫌疑,而且被挖出种族歧视的历史,确实让人震惊。可笑的是有的华人还在为他洗地。看看这个视频15:30 处。他说枪手“was a really bad day … this is what he did”。八条生命,如此轻描淡写!

Change.org上,让Jay Baker辞职的请愿,已经有近7万人签字。如果你不认可 Baker 的言行,请签字:

https://www.change.org/p/resignation-of-jay-baker

(案发后亚城政府、警方和FBI联合新闻发布会)

19岁华裔青年Christian Hall 无辜被杀

 编者按:

来自网络,请大家帮忙转贴,一定要为无辜击毙的19岁华裔青年Christian Hall申冤签下面的请愿书

https://act.bencrump.com/a/christian-hall

这发生在去年十二月,居然没有人抗议?宾州警察太荒唐了!我一直觉得如果我们不站出来对包括我们在内的有色人种大声疾呼,我们的孩子终有一天会像那样

19岁的克里斯蒂娜·霍尔(Christian Hall)之死需要公义审判,12/30/2020 他经历了精神健康危机,有人打电话给宾州警察要求提供帮助。警察不但没有帮忙还连射数枪打死了举着手的克里斯蒂安(Christian)。这不应该是警察处理心理健康危机的方法!

在先前的公开声明中,警察认为没有目击者看到杀害,所以警察就公开撒谎说克里斯蒂安(Christian)手里拿着枪。后来,有目击者在远方车上秘密地拍摄了一段录像带,证明了一名手无寸铁双臂高举的中国人在高速公路大桥上的几张照片。

陈志波(Chen Zhi Bo)于2001年10月31日出生于中国上海。他于2002年10月23日正式成为克里斯蒂安·约瑟夫·霍尔(Christian Joseph Hall),他是Gareth和Fe Hall的挚爱儿子。

https://mobile.twitter.com/attorneycrump/status/1356784689491623936?s=21

美国何时完蛋?一名华裔30年的回忆与思考

作者:解滨

本文作者解滨上世纪80年代末移民美国,见证美国社会30年的发展与变迁,他的叙述从移民视角切入,也许比我看闹腾腾的不同立场的媒体与自媒体的群魔乱舞更有参考价值。——猪

美国何时完蛋?—— 30年的回忆与思考

文丨解滨

美国不行了,什么时候完蛋?这是我二十几年前就想过的问题。记得刚来美国的那些日子里我十分郁闷。我一开始落脚的地方是德克萨斯州的拉伯克,一个产棉区的小town。那里除了一所大学啥都没有了。周末跟中国同学开车四处瞎逛路过一个更小的小town,只有几十户人家,马路上的照明灯居然还是日光灯管,比当时的中国还要落后。有时可以看到年轻牛仔身穿格子衣服骑马赶牛,倒也挺新鲜,不过还是没劲,原始的畜牧业。美国跟我原来想象中的美国大相径庭。那时我想着赶紧毕业拿文凭,结束洋插队,回国建設四个现代化去!

毕业后我没敢如期回国建设四个现代化,因为我参加了那年六月的示威游行,还接受了采访,铁证如山。国内亲友说回去怕要坐牢。我只好硬着头皮在美国找工作。我学的专业不好,工程物理,没啥工作机会。好在我修过一些电脑课程,想碰碰运气找个程序猿饭碗。我运气还不算特别糟糕,第一次面试就被录用了,而且人家答应帮我办绿卡。雇主是当年美国公立学校中最大款的堪萨斯城(密苏里)学区 Kansas City, Missouri School District。我被告知我是打小工的,干的是建机房,拉网络,调试软件,码工,安装服务器这一类杂活,瞎忙。新学年一开学我傻眼了,原来那是个黑人学区,所有学校里都是清一色的黑孩子,有点吃惊。美国的大中城市学区基本上都是黑人学区。按理说黑人学区房价普遍偏低,税收不会很充足,那个学区哪里搞来的那么多闲钱又是建新校舍又是购置昂贵的电脑中心又是添置钢琴甚至建室内温水游泳池呢?原来那是赶上了“反种族隔离”的政治运动。一场历经十年的诉讼结果,法院判决整个密苏里州都要为堪萨斯城学区出资雇佣好的教师,添置最好的设备,建盖最好的校舍,让穷学区一夜暴富,这样一来就可以吸引白人的孩子去读书,解决了种族隔离的问题。想的很美哈。

虽然这么美,但当年的一件事让我开始看出美国快要完蛋了, 这就是那个学区的一所高中 —— Westport High School。那是一所学生成绩很糟糕的高中,坐落于市区正当中,白人和亚裔学生加起来不到10%,问题比较严重。大楼很老旧但很坚固,硬件设施也很先进,每个教室里都有好几台电脑,大屏幕电视,学校还有跟电视台一样先进的全套电视广播节目制中心,这就是所谓的”magnet school”。但大楼入口处设有飞机场那样的金属探测器,哈!明白了吗?至于学生的学业,我就不说了,不好意思。有一天我听说有一位中国人民家喻户晓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诺就是那所高中毕业的,我激动了,特地找了个借口去那里找到档案室老师,把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泛黄的year book统统调出来翻了一遍,果真找到了埃德加斯诺的高中照片,还挺帅。我翻拍了十几张照片,打算写一个报道在国内发表,标题是《走访埃德加斯诺的母校》。为了这篇文章我采访了那个学校的几位老教师讨教校史,结果让我十分惊诧。原来那所学校在上个世纪初期和中期一直是堪萨斯城最好的学校,每年都向常春藤输送几十名毕业生。他们说埃德加斯诺并非知名校友,他们拿来一本本year book 告诉我某某是某个大公司的CEO,某某是派驻某国的大使,某某是世界冠军,某某是大学校长。我眼界大开,感慨万千。原来堪萨斯城这所名校也有过辉煌的历史。抚今追昔,这所学校就连毕业生也越来越少,快完蛋了,堪萨斯城快完蛋了。至于美国,有过辉煌的过去,有过非凡的经历,但我看也快完蛋了。我决定不写那篇报道了,心太闷,写不下去。

1991年克林顿和老布什争抢总统宝座,互相抹黑。我记得老布什屁股比较干净,但克林顿却丑闻连连。报纸上说他年轻的时候吸过毒,克林顿承认了,他那句“I did not inhale”成了历史名句。然后呢,克林顿跟一位名叫Jennifer Flowers的记者劈腿这件事在媒体上闹的沸沸扬扬。克林顿夫妇赶紧在媒体上秀恩爱,美国人民才放了他一马。抚今追昔,当年克林顿那点桃色新闻跟今天拜登家族的丑事相比,那算个屁啊!今天拜登家族的丑事,放在当年肯定是要被起诉的,还敢竞选总统?监狱里好好呆着吧。现在这么大的丑事媒体居然争先恐后藏着掖着蒙着盖着,唉!

在我当年那个环境中工作,最大的问题是人身安全。警察去学校抓人是家常便饭。几乎每一所学校里都雇佣专职的security guard,以防学生打架出人命。虽然教师都是从全国各地高薪雇来的经验教师,但学生成绩实在哈哈。高中毕业率如果能够达到60% 就算冒尖了。

尽管如此,当年还是有不少亮点的。还是那所斯诺母校,六十年代的一位校友名叫 Ewing Marion Kauffman,开制药公司赚了大钱。看到母校一天天衰败,决定出资帮一把。他设立了奖学金:凡是那所学校的毕业生,他提供四年的大学学费。尽管如此,那所高中每年毕业并能够坚持读完大学的还是寥寥。而那寥寥的靠Kauffman Foundation Scholarship读完四年大学的,大多是越南裔学生。他们的家庭是靠难民身份留在美国的,住在政府提供的简陋的公寓里。

有一天我去那个学校的机房做网络升级,看见一位黑人女生学习很认真努力,我夸她:你毕业后一定能够拿到Kauffman Scholarship上大学。她说她不靠那个,她老爸在GM上班,当车间主任,算管理人员,GM不但提供子女上大学的学费,就连生活费也给一些。

这就是当年的GM。今天GM还敢有这样的员工福利吗?

克林顿当总统后开始吹互联网泡沫,经济很快就有了起色,我打工挣了几个钱就买房了,在郊区平地建起的崭新的四卧一厅一厨一车库single house,院子很大。那是我来美后的第六年。搬进新屋那天我心潮澎湃,心里不再犯疑“美国哪天完蛋”了,因为我实现了美国梦,嘿嘿。回想起六年前我手提两个行李兜揣两百美元来美国闯天下,心里翻江倒海。

那个学区当年为了反对种族隔离可以说是费尽心机。为了吸引白人孩子前来上学,学区居然不惜使用出租车每天把白人学生从市郊送过来,可想这个成本是多么昂贵。当别的学区就连维修校舍的资金都不足的时候,那个学区居然有钱建造奥林匹克等级的室内温水游泳池,每个月光电费就是天价。别的学校的学生field trip 不过就是去当地的工厂农村随便转转,那个学区的学生field trip 是去欧洲亚洲随便转转。当年密苏里州整个州的中小学教育经费有44% 都花费在这一个并不算大的学区,每年平均每年每个学生的经费支出达到一万一,这在当年是全美第一。但这些瞎折腾并没有解决种族隔离的问题,问题反而更严重。我整天心里犯嘀咕:这样烧钱能长久吗?果然,1995年,州政府忍无可忍了,当年的州检察长 Jay Nixon (民主党,此人后来担任过两届州长)把官司打到了最高法院,控告堪萨斯城学区胡闹。最高法院判决这个学区违宪,叫停了那些荒唐事, 于是一夜之间那个学区被打回了原形。好在那时互联网热的冒烟,我跳槽跑到一个互联网公司去干网管了。那个学区后来每况愈下,那个斯诺母校早就散伙了。

今年民主党的初选辩论中,Harris (贺经理)严厉指控拜登当年是反对bussing 的,种族歧视。所谓bussing, 就是使用校车强行把郊区白人小孩拉到市区读书或反过来把市区黑人小孩拉到郊区白人学校读书,以结束种族隔离。 当年圣路易斯学区就是这样做的。那种做法也是扯淡,不过就是逼迫郊区的居民搬到更远的乡下去,并不解决问题,所以后来被各地废止了。拜登当年反对bussing没啥错。而且并不是拜登一个人反对bussing, 民主党很多政客都反对。贺经理调情很有一套,撒谎也很内行,问题是她把调情术滥用到煽情上去了,信口开河,就连民主党自己的历史她都不顾了。

当年克林顿上台后许多州发起了严打犯罪的各种措施,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三进宫”法(Three strikes, you are out!)。克林顿政府表示坚决支持。当年那些严打州包括加州,科罗拉多州,马里兰州,康州,威斯康星州等若干蓝州,也有红州例如德州、北卡、堪萨斯州等。今天在美國谁还敢提“严打犯罪”?

克林顿时期的经济很好,以至于他跟莱文斯基小姐的那段椭圆形办公室里的不雅恋情都被美国选民忽略不计了。弹劾他是因为他撒谎。虽然被弹劾,他的两个任期还是做了一些可圈可点的事情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他改革美国的福利,逼迫美国那些代代相传的welfare mom去工作。我对此特别赞成。美国所有的大中城市的学区之所以很滥,既不是因为种族隔离也不是因为经费不足,更不是因为教师不好好教书,而是因为学生不好好学习。黑人孩子很多是单亲家庭, 母亲为了拿政府福利就拼命生孩子,但孩子却不能有父亲,否则福利就会大打折扣。一家七八个孩子没有父亲,母亲根本管不过来,小孩子怎么安心好好学习?克林顿的福利改革做对了!今天民主党里谁敢提改革福利?

有一年西雅图有位退休的四星将军,黑人,John Stanford, 当选了西雅图学区教育局长。他一不索取更多的教育经费,二不去反种族隔离,而是每天亲自去各学校检查出勤率。有的学生不交作业不上学他甚至亲自打电话催促家长并当面训斥学生。他去黑人社区督促家长监督孩子做作业。他打破陈规,逼迫各个学校加大家庭作业量,提高学业要求,完成教学大纲的各项指标。不到三年,教师叫苦连天,甚至有教师抱怨将军不懂教育瞎指挥,但学生成绩彻底改观,毕业率大大提高,当地工商业兴高采烈。1996年民主党召开全国大会,他前去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讲。不幸的是那位退休将军于1998年病故。今天民主党内有谁还敢这样的勇于打破陈规大刀阔斧改革?

90年代中期有一天我跟一位老美同事唠嗑,我问他:美国今天还能造啥?他想了半天,十分认真地回答:we still make cookies (我们还能生产点心)。 我笑了,苦笑。 那些年我看到了一个制造业衰微破败,城市破旧老化,吸毒者越来越多,大公司一个个破产的衰败落后的美国,我确实感觉过美国快要完蛋了。但后来我又看到一个欣欣向荣不断进取的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消失了,但波音崛起了。希尔斯(Sears) 在享受了半个多世纪的零售链霸主地位后倒闭了,但沃尔玛横空出世了。王安电脑在垄断美国办公室自动化的市场十年后被苹果电脑和IBM PC取代了。莫特罗拉衰败了但英特尔后来居上。IBM 的半个世纪独霸地位被微软和英特尔取代。AOL曾独霸美国的上网服务但很快就被高速上网打得一败涂地。都说苹果不行了,被微软歼灭了,但苹果公司鲤鱼翻身,从iMac 到 iPOD 到iPhone,颠覆了世人的想象力,称雄世界至今。今天的亚马逊、谷歌、脸书都是我来美国后横空出世的。今天世界上最富有创造力和挑战能力的SpaceX 在上个世纪甚至还没有诞生。这不像一个快要完蛋的美国哈。

美国就像一颗根深叶茂的大树,有的树枝枯萎了,但新的树枝又长了出来。你如果只看到枯枝落叶,会以为美国老矣。你要是看远点,就会发现美国仍然长青不老。这是因为前人栽的这颗树栽的好。这棵树的树根就是美国宪法和建立在基督教信仰基础上的美国传统价值观。这棵树的树干就是美国的法治、民主、三权分立。有很多人一直想推到这颗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没有成功。但这棵树确实被撼动了,就在今年,就在今天。

90年代末我宣誓入了公民。那以后我可以投票了。一直到2015年我多半是投民主党,我自认为是民主党员。为什么我投民主党呢?因为那些年我对他们有好印象。当年民主党的州检察长打官司結束了堪萨斯城的荒唐的反种族隔离烧钱运动。当年堪萨斯城一个黑人市长 Emanuel Cleaver(民主党,牧师)看见黑人因为一个毒贩被打死而上街暴乱后毫不犹豫地进行了制止。今天谁敢?克林顿打击犯罪改革福利,有骨气!奥巴马竞选总统的那一年我参加民主党初选,投希拉里的票,大选投的是奥巴马的票。2015年我还在为一位民主党国会议员参选人拉票。但在那之前我已经对民主党开始抱怨了。不知哪一年开始,过圣诞节不可以在同事之间说圣诞快乐了,电视新闻里不再允许说“非法移民”了,大学招生要搞种族配额了,没人再敢说打击犯罪了,walfare mom 们又回家吃福利去了,后来就连高科技企业招程序猿也要种族搭配了,最忍无可忍的是男厕所女厕所居然快要可以通用了。这个民主党跟我以前认识的民主党不是一个党了,完全变味了。

这些年让我对民主党感觉最不安的是他们总喜欢动不动指责别人种族歧视,什么事情都跟种族挂钩,打种族牌:电视上某个族裔的脸面不够多这是种族歧视,好莱坞发奖没有某个族裔获奖这也是种族歧视,董事会里没有某个族裔的董事这更算种族歧视。好吧,俺认了,不敢吱声。但大学招生也要搞种族平衡,这过分了吧?你敢乘坐一个靠种族平衡招聘的飞行员开的客机吗?你敢让一位靠肤色被招聘的外科医生给你开刀吗? 你敢说这就是马丁路德金博士的梦吗?马博士说的,根本就不是种族平衡,而是刚刚相反:color blind society!

前些日子我还看见有人说目前对美国危害最大的是白人至上,是3K党。这不是某一个人的看法。你要是去问问华人民主党,他们多半也会拿出弗洛伊德的照片跟你这么说。而且他们会一口气从陈果仁说到李文和说到陈霞芬,证明美国是白人种族主义者的天堂是亚裔的地狱,然后还要提醒你:要不了多久华人就要被关集中营了,你赶紧去给杨安泽捐款,给拜登、贺经理投票吧!投拜登,得解放!但我就奇怪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亚洲人还一个劲没命地要移民美国?我们都来扪心自问一下:我们买房子的时候,到底更愿意在哪些区买房?我们送小孩子上学,更愿意把孩子送到哪些学区上学? 我们到底是不是每天一上班就被白人老板没完没了地歧视? 你真觉得3K党,新纳粹和白人至上主义是美国面临的最大危害吗?那些东西早就有了,并非今天才冒出来。那些东西跟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并不相融。据我的观察,过去几十年中,那些东西从来没有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如果美国真的是个白人种族主义的天下,那奥巴马怎么可能当总统?如果华人在美国的一切成功都是平权运动的功劳,那么如何解释杨振宁丁肇中远在平权运动之前就获得诺贝尔奖?

我认为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对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否认,对美国宪法和法律的肆意践踏,以及对美国本身的诋毁。现在住在市区的家庭,有几户人家还敢在家门口挂一面美国国旗?现在美国的警察看见罪犯危害老百姓的性命的时候有谁还敢开枪?现在有几家中餐馆的老板和员工可以毫无担忧地每天去打工? 现在大学的教授们谁还敢在课堂上无忧无虑地讲真心话?三十年前我来美国的时候不是这个样子的,就连二十多年前克林顿当总统的时候也不是这样的。克林顿总统时期还严打罪犯,当时各地出台了“三进宫” 的严打政策,现在美国谁还敢严打犯罪? 奥巴马第一个任期还大力驱赶非法移民,现在非法移民都可以光明正大领福利甚至可以投票可以当民选官员了。贺经理当加州检察长的时候还把1500个吸大麻的关进监狱,现在吸大麻的都成了光荣的消费者、守法的纳税人了。 如今在自己车上插一面美国国旗需要勇气和冒险精神。如今你要是去推特公司门口举牌抗议删帖先要担心一下自己的大门牙会不会被安踢法打掉。如今你租出去的房子要是收不到房租就先要好好想想房客会不会把你给赶出你自己的家。如今你要是忍不住举报了民主党的黑官首先要想想自己怎样才能不被灭口。如今你去推特发帖你需要跟在微信里发帖一样小心翼翼,最好多多使用错别字以防止被删帖。 如今你看见一群暴徒在你家门口耀武扬威你要是持枪保护自己就要想一想你会不会进监狱。 美国的法治在哪里?民主在哪里?自由在哪里?我们老百姓的安全在哪里?宪法保障的一切又在哪里?这还是美国吗?这都是白人至上的错吗?这就是所谓的progressive movement吗?

什么是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多年前就有学者总结出来了,大致就是这些方面“

Individual Freedom and Self-Reliance

Equal Opportunity and Competition

The American Dream and Hard Work

看了这几条有何感想?如今Individual Freedom恐怕只是留给极左派了,Self-Reliance 快要变成 Government-Reliance了,Equal Opportunity 在滑向 Equality of Income, Gain, and Outcome 了。Competition???你这是种族主义吧!现在就连学数学, STEM, 都是种族主义了,懂吗? American Dream?哼哼!Hard Work? 这太原始了吧!政府大包大揽了,谁还想Hard Work?

美国有进有退不要紧,美国有平静有骚乱也不要紧,美国有左派也有右派更不要紧。如果美国丢失了传统价值,那美国就真的完蛋了。一个国家只许左派打砸抢烧,政府开始包揽人民的一切,平均主义大锅饭,懒人成堆,这样的国家还想繁荣?这样的国家的人民还想过好日子?三年前我去游览过纽约、旧金山。今天您去看看纽约和旧金山那些曾经繁华的大街吧!

今天美国的哪一个党哪些人在竭力捣毁美国的宪法和法律,在拼命摧毁美国的传统价值,这还不清楚吗?

俺不会等闲视之,因为俺的后代都要生活在这个美好的国家。美国何时完蛋?估计那是一些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肯定是很久以后的事情,因为有很多人不想让这个国家完蛋。白人、黑人、拉丁裔、亚裔里面,很多人在努力让这个国家更加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