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美国

19岁华裔青年Christian Hall 无辜被杀

Reading Time: < 1 minute

 编者按:

来自网络,请大家帮忙转贴,一定要为无辜击毙的19岁华裔青年Christian Hall申冤签下面的请愿书

https://act.bencrump.com/a/christian-hall

这发生在去年十二月,居然没有人抗议?宾州警察太荒唐了!我一直觉得如果我们不站出来对包括我们在内的有色人种大声疾呼,我们的孩子终有一天会像那样

19岁的克里斯蒂娜·霍尔(Christian Hall)之死需要公义审判,12/30/2020 他经历了精神健康危机,有人打电话给宾州警察要求提供帮助。警察不但没有帮忙还连射数枪打死了举着手的克里斯蒂安(Christian)。这不应该是警察处理心理健康危机的方法!

在先前的公开声明中,警察认为没有目击者看到杀害,所以警察就公开撒谎说克里斯蒂安(Christian)手里拿着枪。后来,有目击者在远方车上秘密地拍摄了一段录像带,证明了一名手无寸铁双臂高举的中国人在高速公路大桥上的几张照片。

陈志波(Chen Zhi Bo)于2001年10月31日出生于中国上海。他于2002年10月23日正式成为克里斯蒂安·约瑟夫·霍尔(Christian Joseph Hall),他是Gareth和Fe Hall的挚爱儿子。

https://mobile.twitter.com/attorneycrump/status/1356784689491623936?s=21

美国何时完蛋?一名华裔30年的回忆与思考

Reading Time: 3 minutes

作者:解滨

本文作者解滨上世纪80年代末移民美国,见证美国社会30年的发展与变迁,他的叙述从移民视角切入,也许比我看闹腾腾的不同立场的媒体与自媒体的群魔乱舞更有参考价值。——猪

美国何时完蛋?—— 30年的回忆与思考

文丨解滨

美国不行了,什么时候完蛋?这是我二十几年前就想过的问题。记得刚来美国的那些日子里我十分郁闷。我一开始落脚的地方是德克萨斯州的拉伯克,一个产棉区的小town。那里除了一所大学啥都没有了。周末跟中国同学开车四处瞎逛路过一个更小的小town,只有几十户人家,马路上的照明灯居然还是日光灯管,比当时的中国还要落后。有时可以看到年轻牛仔身穿格子衣服骑马赶牛,倒也挺新鲜,不过还是没劲,原始的畜牧业。美国跟我原来想象中的美国大相径庭。那时我想着赶紧毕业拿文凭,结束洋插队,回国建設四个现代化去!

毕业后我没敢如期回国建设四个现代化,因为我参加了那年六月的示威游行,还接受了采访,铁证如山。国内亲友说回去怕要坐牢。我只好硬着头皮在美国找工作。我学的专业不好,工程物理,没啥工作机会。好在我修过一些电脑课程,想碰碰运气找个程序猿饭碗。我运气还不算特别糟糕,第一次面试就被录用了,而且人家答应帮我办绿卡。雇主是当年美国公立学校中最大款的堪萨斯城(密苏里)学区 Kansas City, Missouri School District。我被告知我是打小工的,干的是建机房,拉网络,调试软件,码工,安装服务器这一类杂活,瞎忙。新学年一开学我傻眼了,原来那是个黑人学区,所有学校里都是清一色的黑孩子,有点吃惊。美国的大中城市学区基本上都是黑人学区。按理说黑人学区房价普遍偏低,税收不会很充足,那个学区哪里搞来的那么多闲钱又是建新校舍又是购置昂贵的电脑中心又是添置钢琴甚至建室内温水游泳池呢?原来那是赶上了“反种族隔离”的政治运动。一场历经十年的诉讼结果,法院判决整个密苏里州都要为堪萨斯城学区出资雇佣好的教师,添置最好的设备,建盖最好的校舍,让穷学区一夜暴富,这样一来就可以吸引白人的孩子去读书,解决了种族隔离的问题。想的很美哈。

虽然这么美,但当年的一件事让我开始看出美国快要完蛋了, 这就是那个学区的一所高中 —— Westport High School。那是一所学生成绩很糟糕的高中,坐落于市区正当中,白人和亚裔学生加起来不到10%,问题比较严重。大楼很老旧但很坚固,硬件设施也很先进,每个教室里都有好几台电脑,大屏幕电视,学校还有跟电视台一样先进的全套电视广播节目制中心,这就是所谓的”magnet school”。但大楼入口处设有飞机场那样的金属探测器,哈!明白了吗?至于学生的学业,我就不说了,不好意思。有一天我听说有一位中国人民家喻户晓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诺就是那所高中毕业的,我激动了,特地找了个借口去那里找到档案室老师,把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泛黄的year book统统调出来翻了一遍,果真找到了埃德加斯诺的高中照片,还挺帅。我翻拍了十几张照片,打算写一个报道在国内发表,标题是《走访埃德加斯诺的母校》。为了这篇文章我采访了那个学校的几位老教师讨教校史,结果让我十分惊诧。原来那所学校在上个世纪初期和中期一直是堪萨斯城最好的学校,每年都向常春藤输送几十名毕业生。他们说埃德加斯诺并非知名校友,他们拿来一本本year book 告诉我某某是某个大公司的CEO,某某是派驻某国的大使,某某是世界冠军,某某是大学校长。我眼界大开,感慨万千。原来堪萨斯城这所名校也有过辉煌的历史。抚今追昔,这所学校就连毕业生也越来越少,快完蛋了,堪萨斯城快完蛋了。至于美国,有过辉煌的过去,有过非凡的经历,但我看也快完蛋了。我决定不写那篇报道了,心太闷,写不下去。

1991年克林顿和老布什争抢总统宝座,互相抹黑。我记得老布什屁股比较干净,但克林顿却丑闻连连。报纸上说他年轻的时候吸过毒,克林顿承认了,他那句“I did not inhale”成了历史名句。然后呢,克林顿跟一位名叫Jennifer Flowers的记者劈腿这件事在媒体上闹的沸沸扬扬。克林顿夫妇赶紧在媒体上秀恩爱,美国人民才放了他一马。抚今追昔,当年克林顿那点桃色新闻跟今天拜登家族的丑事相比,那算个屁啊!今天拜登家族的丑事,放在当年肯定是要被起诉的,还敢竞选总统?监狱里好好呆着吧。现在这么大的丑事媒体居然争先恐后藏着掖着蒙着盖着,唉!

在我当年那个环境中工作,最大的问题是人身安全。警察去学校抓人是家常便饭。几乎每一所学校里都雇佣专职的security guard,以防学生打架出人命。虽然教师都是从全国各地高薪雇来的经验教师,但学生成绩实在哈哈。高中毕业率如果能够达到60% 就算冒尖了。

尽管如此,当年还是有不少亮点的。还是那所斯诺母校,六十年代的一位校友名叫 Ewing Marion Kauffman,开制药公司赚了大钱。看到母校一天天衰败,决定出资帮一把。他设立了奖学金:凡是那所学校的毕业生,他提供四年的大学学费。尽管如此,那所高中每年毕业并能够坚持读完大学的还是寥寥。而那寥寥的靠Kauffman Foundation Scholarship读完四年大学的,大多是越南裔学生。他们的家庭是靠难民身份留在美国的,住在政府提供的简陋的公寓里。

有一天我去那个学校的机房做网络升级,看见一位黑人女生学习很认真努力,我夸她:你毕业后一定能够拿到Kauffman Scholarship上大学。她说她不靠那个,她老爸在GM上班,当车间主任,算管理人员,GM不但提供子女上大学的学费,就连生活费也给一些。

这就是当年的GM。今天GM还敢有这样的员工福利吗?

克林顿当总统后开始吹互联网泡沫,经济很快就有了起色,我打工挣了几个钱就买房了,在郊区平地建起的崭新的四卧一厅一厨一车库single house,院子很大。那是我来美后的第六年。搬进新屋那天我心潮澎湃,心里不再犯疑“美国哪天完蛋”了,因为我实现了美国梦,嘿嘿。回想起六年前我手提两个行李兜揣两百美元来美国闯天下,心里翻江倒海。

那个学区当年为了反对种族隔离可以说是费尽心机。为了吸引白人孩子前来上学,学区居然不惜使用出租车每天把白人学生从市郊送过来,可想这个成本是多么昂贵。当别的学区就连维修校舍的资金都不足的时候,那个学区居然有钱建造奥林匹克等级的室内温水游泳池,每个月光电费就是天价。别的学校的学生field trip 不过就是去当地的工厂农村随便转转,那个学区的学生field trip 是去欧洲亚洲随便转转。当年密苏里州整个州的中小学教育经费有44% 都花费在这一个并不算大的学区,每年平均每年每个学生的经费支出达到一万一,这在当年是全美第一。但这些瞎折腾并没有解决种族隔离的问题,问题反而更严重。我整天心里犯嘀咕:这样烧钱能长久吗?果然,1995年,州政府忍无可忍了,当年的州检察长 Jay Nixon (民主党,此人后来担任过两届州长)把官司打到了最高法院,控告堪萨斯城学区胡闹。最高法院判决这个学区违宪,叫停了那些荒唐事, 于是一夜之间那个学区被打回了原形。好在那时互联网热的冒烟,我跳槽跑到一个互联网公司去干网管了。那个学区后来每况愈下,那个斯诺母校早就散伙了。

今年民主党的初选辩论中,Harris (贺经理)严厉指控拜登当年是反对bussing 的,种族歧视。所谓bussing, 就是使用校车强行把郊区白人小孩拉到市区读书或反过来把市区黑人小孩拉到郊区白人学校读书,以结束种族隔离。 当年圣路易斯学区就是这样做的。那种做法也是扯淡,不过就是逼迫郊区的居民搬到更远的乡下去,并不解决问题,所以后来被各地废止了。拜登当年反对bussing没啥错。而且并不是拜登一个人反对bussing, 民主党很多政客都反对。贺经理调情很有一套,撒谎也很内行,问题是她把调情术滥用到煽情上去了,信口开河,就连民主党自己的历史她都不顾了。

当年克林顿上台后许多州发起了严打犯罪的各种措施,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三进宫”法(Three strikes, you are out!)。克林顿政府表示坚决支持。当年那些严打州包括加州,科罗拉多州,马里兰州,康州,威斯康星州等若干蓝州,也有红州例如德州、北卡、堪萨斯州等。今天在美國谁还敢提“严打犯罪”?

克林顿时期的经济很好,以至于他跟莱文斯基小姐的那段椭圆形办公室里的不雅恋情都被美国选民忽略不计了。弹劾他是因为他撒谎。虽然被弹劾,他的两个任期还是做了一些可圈可点的事情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他改革美国的福利,逼迫美国那些代代相传的welfare mom去工作。我对此特别赞成。美国所有的大中城市的学区之所以很滥,既不是因为种族隔离也不是因为经费不足,更不是因为教师不好好教书,而是因为学生不好好学习。黑人孩子很多是单亲家庭, 母亲为了拿政府福利就拼命生孩子,但孩子却不能有父亲,否则福利就会大打折扣。一家七八个孩子没有父亲,母亲根本管不过来,小孩子怎么安心好好学习?克林顿的福利改革做对了!今天民主党里谁敢提改革福利?

有一年西雅图有位退休的四星将军,黑人,John Stanford, 当选了西雅图学区教育局长。他一不索取更多的教育经费,二不去反种族隔离,而是每天亲自去各学校检查出勤率。有的学生不交作业不上学他甚至亲自打电话催促家长并当面训斥学生。他去黑人社区督促家长监督孩子做作业。他打破陈规,逼迫各个学校加大家庭作业量,提高学业要求,完成教学大纲的各项指标。不到三年,教师叫苦连天,甚至有教师抱怨将军不懂教育瞎指挥,但学生成绩彻底改观,毕业率大大提高,当地工商业兴高采烈。1996年民主党召开全国大会,他前去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讲。不幸的是那位退休将军于1998年病故。今天民主党内有谁还敢这样的勇于打破陈规大刀阔斧改革?

90年代中期有一天我跟一位老美同事唠嗑,我问他:美国今天还能造啥?他想了半天,十分认真地回答:we still make cookies (我们还能生产点心)。 我笑了,苦笑。 那些年我看到了一个制造业衰微破败,城市破旧老化,吸毒者越来越多,大公司一个个破产的衰败落后的美国,我确实感觉过美国快要完蛋了。但后来我又看到一个欣欣向荣不断进取的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消失了,但波音崛起了。希尔斯(Sears) 在享受了半个多世纪的零售链霸主地位后倒闭了,但沃尔玛横空出世了。王安电脑在垄断美国办公室自动化的市场十年后被苹果电脑和IBM PC取代了。莫特罗拉衰败了但英特尔后来居上。IBM 的半个世纪独霸地位被微软和英特尔取代。AOL曾独霸美国的上网服务但很快就被高速上网打得一败涂地。都说苹果不行了,被微软歼灭了,但苹果公司鲤鱼翻身,从iMac 到 iPOD 到iPhone,颠覆了世人的想象力,称雄世界至今。今天的亚马逊、谷歌、脸书都是我来美国后横空出世的。今天世界上最富有创造力和挑战能力的SpaceX 在上个世纪甚至还没有诞生。这不像一个快要完蛋的美国哈。

美国就像一颗根深叶茂的大树,有的树枝枯萎了,但新的树枝又长了出来。你如果只看到枯枝落叶,会以为美国老矣。你要是看远点,就会发现美国仍然长青不老。这是因为前人栽的这颗树栽的好。这棵树的树根就是美国宪法和建立在基督教信仰基础上的美国传统价值观。这棵树的树干就是美国的法治、民主、三权分立。有很多人一直想推到这颗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没有成功。但这棵树确实被撼动了,就在今年,就在今天。

90年代末我宣誓入了公民。那以后我可以投票了。一直到2015年我多半是投民主党,我自认为是民主党员。为什么我投民主党呢?因为那些年我对他们有好印象。当年民主党的州检察长打官司結束了堪萨斯城的荒唐的反种族隔离烧钱运动。当年堪萨斯城一个黑人市长 Emanuel Cleaver(民主党,牧师)看见黑人因为一个毒贩被打死而上街暴乱后毫不犹豫地进行了制止。今天谁敢?克林顿打击犯罪改革福利,有骨气!奥巴马竞选总统的那一年我参加民主党初选,投希拉里的票,大选投的是奥巴马的票。2015年我还在为一位民主党国会议员参选人拉票。但在那之前我已经对民主党开始抱怨了。不知哪一年开始,过圣诞节不可以在同事之间说圣诞快乐了,电视新闻里不再允许说“非法移民”了,大学招生要搞种族配额了,没人再敢说打击犯罪了,walfare mom 们又回家吃福利去了,后来就连高科技企业招程序猿也要种族搭配了,最忍无可忍的是男厕所女厕所居然快要可以通用了。这个民主党跟我以前认识的民主党不是一个党了,完全变味了。

这些年让我对民主党感觉最不安的是他们总喜欢动不动指责别人种族歧视,什么事情都跟种族挂钩,打种族牌:电视上某个族裔的脸面不够多这是种族歧视,好莱坞发奖没有某个族裔获奖这也是种族歧视,董事会里没有某个族裔的董事这更算种族歧视。好吧,俺认了,不敢吱声。但大学招生也要搞种族平衡,这过分了吧?你敢乘坐一个靠种族平衡招聘的飞行员开的客机吗?你敢让一位靠肤色被招聘的外科医生给你开刀吗? 你敢说这就是马丁路德金博士的梦吗?马博士说的,根本就不是种族平衡,而是刚刚相反:color blind society!

前些日子我还看见有人说目前对美国危害最大的是白人至上,是3K党。这不是某一个人的看法。你要是去问问华人民主党,他们多半也会拿出弗洛伊德的照片跟你这么说。而且他们会一口气从陈果仁说到李文和说到陈霞芬,证明美国是白人种族主义者的天堂是亚裔的地狱,然后还要提醒你:要不了多久华人就要被关集中营了,你赶紧去给杨安泽捐款,给拜登、贺经理投票吧!投拜登,得解放!但我就奇怪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亚洲人还一个劲没命地要移民美国?我们都来扪心自问一下:我们买房子的时候,到底更愿意在哪些区买房?我们送小孩子上学,更愿意把孩子送到哪些学区上学? 我们到底是不是每天一上班就被白人老板没完没了地歧视? 你真觉得3K党,新纳粹和白人至上主义是美国面临的最大危害吗?那些东西早就有了,并非今天才冒出来。那些东西跟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并不相融。据我的观察,过去几十年中,那些东西从来没有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如果美国真的是个白人种族主义的天下,那奥巴马怎么可能当总统?如果华人在美国的一切成功都是平权运动的功劳,那么如何解释杨振宁丁肇中远在平权运动之前就获得诺贝尔奖?

我认为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对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否认,对美国宪法和法律的肆意践踏,以及对美国本身的诋毁。现在住在市区的家庭,有几户人家还敢在家门口挂一面美国国旗?现在美国的警察看见罪犯危害老百姓的性命的时候有谁还敢开枪?现在有几家中餐馆的老板和员工可以毫无担忧地每天去打工? 现在大学的教授们谁还敢在课堂上无忧无虑地讲真心话?三十年前我来美国的时候不是这个样子的,就连二十多年前克林顿当总统的时候也不是这样的。克林顿总统时期还严打罪犯,当时各地出台了“三进宫” 的严打政策,现在美国谁还敢严打犯罪? 奥巴马第一个任期还大力驱赶非法移民,现在非法移民都可以光明正大领福利甚至可以投票可以当民选官员了。贺经理当加州检察长的时候还把1500个吸大麻的关进监狱,现在吸大麻的都成了光荣的消费者、守法的纳税人了。 如今在自己车上插一面美国国旗需要勇气和冒险精神。如今你要是去推特公司门口举牌抗议删帖先要担心一下自己的大门牙会不会被安踢法打掉。如今你租出去的房子要是收不到房租就先要好好想想房客会不会把你给赶出你自己的家。如今你要是忍不住举报了民主党的黑官首先要想想自己怎样才能不被灭口。如今你去推特发帖你需要跟在微信里发帖一样小心翼翼,最好多多使用错别字以防止被删帖。 如今你看见一群暴徒在你家门口耀武扬威你要是持枪保护自己就要想一想你会不会进监狱。 美国的法治在哪里?民主在哪里?自由在哪里?我们老百姓的安全在哪里?宪法保障的一切又在哪里?这还是美国吗?这都是白人至上的错吗?这就是所谓的progressive movement吗?

什么是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多年前就有学者总结出来了,大致就是这些方面“

Individual Freedom and Self-Reliance

Equal Opportunity and Competition

The American Dream and Hard Work

看了这几条有何感想?如今Individual Freedom恐怕只是留给极左派了,Self-Reliance 快要变成 Government-Reliance了,Equal Opportunity 在滑向 Equality of Income, Gain, and Outcome 了。Competition???你这是种族主义吧!现在就连学数学, STEM, 都是种族主义了,懂吗? American Dream?哼哼!Hard Work? 这太原始了吧!政府大包大揽了,谁还想Hard Work?

美国有进有退不要紧,美国有平静有骚乱也不要紧,美国有左派也有右派更不要紧。如果美国丢失了传统价值,那美国就真的完蛋了。一个国家只许左派打砸抢烧,政府开始包揽人民的一切,平均主义大锅饭,懒人成堆,这样的国家还想繁荣?这样的国家的人民还想过好日子?三年前我去游览过纽约、旧金山。今天您去看看纽约和旧金山那些曾经繁华的大街吧!

今天美国的哪一个党哪些人在竭力捣毁美国的宪法和法律,在拼命摧毁美国的传统价值,这还不清楚吗?

俺不会等闲视之,因为俺的后代都要生活在这个美好的国家。美国何时完蛋?估计那是一些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肯定是很久以后的事情,因为有很多人不想让这个国家完蛋。白人、黑人、拉丁裔、亚裔里面,很多人在努力让这个国家更加伟大!

MIT的陈刚院士到底冤不冤

Reading Time: < 1 minute

这几天麻省理工学院(MIT)的56岁的陈刚教授被抓的新闻再度引发震动,不断有读者留言希望我们说说这事。

其实也可笑,就在一年前,我们报道哈佛大学化学系主任查尔斯·利伯(Charles Lieber)被抓,因“千人计划”涉嫌向国防部和NIH作伪证。不知道什么原因,最大可能或许是因为“千人计划”是敏感词,导致文章被封。我们也学习到,这种“危险题材”用微信公号来评说,除了通稿文样就别指望能有不统一口径的讨论。

当然这个事件本身确实非常值得全面客观地关注一下,我们就用墙外的平台电报来发布此文,省得微信爆雷。

本案发生在中美关系从合作走向竞争对抗的大时代背景下,近些年已经有数十起类似的案例发生。落马的基本都存在没有如实向美方汇报从中国高校拿到的研究经费之类的问题。其中大多被定罪,但也有部分冤假错案,虽然涉案对象被无罪释放,不过经过这么折腾一下,对于个人声誉和事业进程毫无疑问都是莫大重创。

由于涉及的大多是高校和大公司的科研技术人员,有的还是一个领域的闻名全美乃至世界的高级专家,每次相关新闻都带来不同程度的震动。

具体到陈刚这个事情,如果最终只是被小题大做,那么这就是一起一位成功实现美国梦的美籍华人被“麦卡锡主义”政治迫害的事件。这绝对相当于对华人形象的污名化,华人义不容辞最应该抗议发声。

但是如果陈刚真的罪有应得,那么他代表了哪门子在美华人的利益?事情性质就完全不同了,成为所谓的“成功人士”为了自己的名利,影响冲击整个华人社区的名节。那我们唾弃还来不及,还有人呼吁凑过去给他维权,这不是把自己社区自甘变成为替脚踏两只船的人甚至间谍洗地的Trojan horse社区的愚蠢之举吗。

所以,在事件处于发展过程中,不应该做出太多定论和站位。

首选可以是综合了解来自各个不同立场的势力对此事的报道和看法。笔者先把美国FBI和司法部(DOJ)对于该事件的公示,左中右媒体的报道,在美华人的看法和国内的说法,全部总结一下。

各方对案情的报道和说法

1. FBI新闻发布

FBI波士顿处在逮捕陈刚的新闻发布会上称,“陈刚涉嫌未能将与中共政府实体部门的任命和合同向美国能源部披露的问题”。

“FBI的调查发现,自2012年以来,陈刚一直以牺牲美国利益作为交换,与中共政府进行各种合作。 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受害者是您-纳税人-我们发现他有意并故意欺骗了1900万美元的联邦研究经费,以出卖我们系统的形式帮助加强中国在纳米技术方面的研究。”
“在申请这些经费期间,陈刚向美国隐瞒了他通过中国驻纽约大使馆牵线,被中国政府任命为海外科技专家,以换取经济和奖励的情况。”
“通过全面的调查,我们发现陈刚共计接受了大约2,900万美元的外国资金,其中主要来自与中共政府有联系的实体机构。并通过各种中国人才计划,获得了至少35.5万美元的专业咨询服务费;但是,他从未向麻省理工学院或联邦政府透露过这笔的钱。”
“同时我们还发现,他有税务欺诈问题。陈刚在中国开设了银行账户,里面至少有25,000美元的余额。而这些钱都是各种与中共政府有关联的不同实体部门支付给他的。”
“此外,在陈刚担任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系主任并担任海外顾问期间,他甚至推荐了几个学生参加中国的一些人才计划。 在担任中国奖学金委员会顾问的同时,他推荐了几位学生获得‘中国政府外国留学生杰出奖’。”
FBI波士顿发言人还指出,中共政府跟美国在学术诚信和自由上有着完全不同的标准。

https://bit.ly/35LeQDe

2. 司法部

而司法部对陈刚的具体刑事指控为三项:

涉嫌电汇欺诈,即未能向美国能源部披露从中国多个机构获得的合同、任命和奖项;

未提交外国银行和金融帐户报告(FBAR);

在纳税申报中作假。

该文件公示中指出,陈刚从2013年开始,累积获得海外研究经费2900万美元,仅从南方科技大学得到资金就高达1900万美元。

司法部还贴出来陈刚在2016年2月份,用MIT的邮箱发给自己的一个邮件:

“1.促进与中国的合作
2.中国把创新(科学)作为关键和核心,不是时尚(原文如此),而是因为我们必须做到这一点,无论是从历史趋势还是从现状
3.我们的经济是全球第二,但从技术(经济结构)和人均资源看,远没有达到第二
4.我们正在为发展付出不可持续的巨大的环境代价,以及人力成本的代价
5.环境保护与发展同步,重视环境甚至更重要,清洁能源如果成本更高,减少钢材,水泥。 我们必须依靠技术,不能像过去那样发展
6.共产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确立科学创新为核心。 我们不仅要有自主创新,还需要意识到,进行国际化合作以计划和促进。闭门创新是行不通的;创新是动力”
https://bit.ly/3bMxfmY

司法部的文件还指出:

“至少从2017年到2019年,当陈刚担任多个中国和中国有关实体机构的咨询职务时,也同时申请并获得了美国能源部(DOE)的研究经费,以资助他在MIT的部分研究。 陈在这样做时,没有按照美国能源部的要求透露其与中国的长期关系。”
https://bit.ly/3bMxfmY

这里面提到的中国任职具体包括五项,南方科技大学顾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审专家”、中关村发展集团“海外战略科学家”、中国留学生基金会顾问和中国政府第四届“海外专家顾问”。

从时间上看,这个阶段已经是川普政府上台后,中美关系发生了诸多变化,陈刚似乎也并没有因为大环境的变化而及时作出调整。

其实类比一下,就像两个行业大腕的公司在竞争研发一项产品,A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同时拿到B公司的经费和职务,但是在向A公司申请经费的时候却不披露这些情况。这自然是为了便于从A公司顺利获得援助。科学家都是很聪明的人,如果披露不会造成差别,自己还会有意漏掉这些职务申报吗。

对于陈刚面临的各种指控,司法部提供的量刑参考是:

“电汇欺诈罪的最高刑罚为监禁20年,监督释放三年和最高25万美元的罚款。
报税作假的指控可判处最高五年徒刑,三年监督释放和罚款25万美元。
未能提交海外银行存款的指控将被判处最高五年徒刑,三年监督释放和罚款25万美元。”

3. MIT校方

MIT对此事件快速做出了反应,校方的申明中首先声称:

“麻省理工学院认为,学术研究的诚信属于基本操守,我们也严肃对待美国研究中受到的不当影响”。
“受到政府指控的陈刚教授,是一位在学术界备受推崇的资深成员,情况让人深感痛心。”
“MIT目前无法就该案做更多的评论。”
https://bit.ly/3bIo4UG

4. 美国媒体

美国的左中右媒体都有对此事件的报道,内容也相对一致,基本是基于司法部的文件和FBI的新闻发布会做出的总结报道。

保守派立场的《国家评论》,提到了知名的《自然》杂志在2019年对陈刚教授的一次采访,陈在那次采访中批评了美国政府在学术圈与中国合作上制造了不必要的恐慌和压力,并披露自己为了避嫌被指控泄露知识产权,取消了学术休假年(sabbatical)去南方科技大学做科研交流的计划。

https://bit.ly/3bPafE2

左派立场的NBC新闻波士顿台的报道中也强调,“陈先生申请并获得了美国能源部的研究经费以资助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部分研究,同时在中国担任多个咨询职务。他没有按照法律要求透露关于他与中国的长期联系的信息。负责此案的麻省检察官莱林(Andrew Lelling)说:‘问题不在于与海外合作的本身。问题在于撒谎隐瞒情况’。”

报道中还有提及,陈刚拿着来自美国纳税人的1900万美元的经费做着对中国纳米技术发展有利的事情。并且没有透露与中国的关系。

https://bit.ly/3oSfXss

《华尔街日报》的有关报道点到了一个环节,陈刚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掩盖与中国的联系,包括要求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同事从一份文件中删除他在中国成立的一家热能公司的信息中,任何提及他作为中国人才计划参与者的角色。

https://on.wsj.com/2XOU55d

波士顿当地的新闻媒体还提到,有亚裔组织给民主党总统当选人拜登致信,敦促他结束司法部的所谓的“中国计划”。 这些组织表示,该倡议“极大地增加了针对亚裔美国人的种族标签和偏见,特别是从事科研和技术工作的华裔科学家”。

https://bit.ly/2XMeNmg

包括一些中东的媒体都有对该事件的报道。

5. 国内反应

这个事件在国内自然也是被密切关注,最为代表性的就是北大教授饶毅在第一时间跳出来谴责美国政府,并要求MIT出面帮陈刚。众所周知,饶毅是个铁杆反川人士,因此立场站位鲜明,认为川普是个种族主义者,因此在川普执政期间发生的任何此类案例,都是川普政府的政治迫害。

饶毅在信中完全否定了司法部对陈刚“在申请美国能源部经费时候,没有按照法律要求透露关于他与中国的长期联系的信息“这一指控。

由于跟美方的说法差别迥异,这恰好验证了FBI此案发言人的那句话,“中国跟美国在学术诚信和自由上有着完全不同的标准”。

怎么看陈刚被抓?

陈刚作为美国工程学院的院士,他涉案一事,起码有四大类不同心理的切入点。

从中国国内爱国人士的角度看,这个教授虽然入了美国籍,但是思维方式跟中国以“我们”相称,这属于中国人喜欢的那种不忘本的“民族英雄”了。

但是从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FBI、司法部角度看到他那封信的措辞,就相当刺眼睛了。这些部门的人都是专门训练的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的人员,怎么可能指望他们看到跟中国以“我们”相称、还提到“共产党的十八大”的时候,不皱眉头。毕竟,这两个国家之间并不承认双重国籍。

还有一对对立的心态,挺陈刚的认为,这是帮助发展中国家走向科技强大,尤其又是自己的故土,名正言顺。颇代表了近些年大力扶植中国科教兴国的部分海外人士的一种想法。不能完全排除他们中间有一些确实是出于好意,认为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中国会走向更多的开放与自由。

譬如以饶毅为代表的一些反川教授们的指控就很有代表性,认为该事件是麦卡锡主义复辟。不过需要指出的一点就是,美国虽然会因为总统的风格而对各种部门有不同影响,但是美国的司法部和FBI整体上与行政部门白宫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不是中央集权国家那样一把抓,一人就可以完全发号施令各个政府部门分支。

饶毅等教授们在他们的表态中,拿帮助以色列、英国、意大利的科学家也存在作为借口,控诉这是专门针对中国的种族主义。但是他们也显然回避了一个明显的事实,这些国家在意识形态上与美国同是民主国家,往往还是在各自所在的地域抵挡周边专制独裁势力的硬汉形象,跟明着叫板与自由世界要搞不同一套体制的性质截然不同。

如果饶毅等中外科技高知们,平常除了闷头发展科技同时对中国政治体制的改良多做进言,这个时候针对美国政府发难,会有更多底气而不是被人觉得只是一种挑软柿子捏的习惯。

与之相对的第四种心态就是,中国的政治体制毕竟是与自由世界不同的集权体系,任何强大最后都帮助中共有更多能量去推广它的意识形态。但是中共并未随着国力的上涨有明显向自由世界体制变化靠近的想法。尤其以2018年修改宪法、处理香港问题和新疆穆斯林宗教冲突等做派,都踩了自由世界的红线。因此对中国的广泛帮助只是培养了一个美国的强敌,甚至最后会倒过来成为包抄自由世界的明显威胁。

帮助美国盟友与扶植美国竞争对手,承担的风险和带来的结果自然很不一样。

确实没有人能绝对预测中国的崛起到底能带给世界什么样子的未来,这种帮助发展可能带来了一个古国的脱胎换骨,也可能把世界国力第一交给一个集权国家等于削弱自由世界的实力和影响力。而实际上过去十年来的种种迹象,让人无法摆脱对后一种可能性的担忧。

本质上这是一个美国人被抓,中国首先一片喊冤的事。这个现象本身就信息量巨大。但是陈刚在向美国申请经费时候是否如实透露了与中方的关系,并且在拿到经费之后是否做出了对中国有利的研究,这些属于非常敏感的地带,需要更多的调查披露和真相曝光。此外,也需要MIT公开对于此类事情的管理准则,透露校方是否清楚陈刚与中国政府关系的细节和清楚是什么程度。

要求调查过程公平公正透明、避免冤假错案是必要的,但是在没有以上这些关键信息公布的时候,做有罪无罪的站队,未免操之过急。

MIT知名华人教授陈刚被捕

Reading Time: < 1 minute

1月14日,美国司法部官网消息显示,美国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陈刚因未能向美国能源部披露其在中国的工作和获得的奖励而被起诉和逮捕。

56岁的陈刚被控欺诈、未提交外国银行账户报告以及在纳税申报单中虚假陈述。他于当天在地方法官Donald L。 Cabell面前首次出庭。

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陈刚教授(图片来源:MIT网站)

据美国司法部网站披露的信息,美国对电汇欺诈的指控,最高可判处20年监禁、3年的监督释放,以及最高25万美元的罚款。

对虚假陈述的指控规定,最高可判处5年监禁、3年监督释放,以及罚款25万美元。对未提交外国银行账户报告的指控,最高可判处5年监禁、3年监管释放,以及25万美元的罚款。判决将由联邦地区法院法官根据美国量刑指南和其他法定因素作出。

根据指控文件,陈刚是美籍华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担任MIT帕帕拉多微纳米工程实验室主任和固态太阳能热能转换中心主任。大约从2013年开始,他在MIT的研究已经获得了美国联邦机构授予的1900多万美元的资助。

美国司法部文件显示,自2012年以来,陈刚在中国担任了多项职务,目的是通过提供建议和专业知识,促进中国的科技发展,并获得经济补偿。自2013年以来,他据称接受了大约2900万美元的外国资金,包括来自中国南方科技大学的1900万美元。

甚至,美国方面检查了陈刚的电子邮件。司法部文件强调了他为促进中国科学和经济发展所做的努力,并披露了诸多细节:

1。促进与中国的合作;

2。建议中国把创新(科学)作为关键和核心;

3。中国经济排名第二,但技术和人力资源远远落后这一位置;

4。 我们正在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不可持续的代价,以及劳动力成本;

5。 对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我们必须依靠技术,不能像过去那样发展;

6。 科学创新成为核心,我们意识到不仅仅是自主创新,还需要国际化来规划和促进。闭门造车的创新是行不通的,创新也是驱动力。

美国司法部文件还显示,至少从2017年到2019年,陈刚在中国担任多个顾问职务,他还申请并获得了美国能源部的拨款,以资助他在MIT的部分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他没有按照能源部的要求披露他与中国的关系。

此外,陈刚在2018年的纳税申报单中没有向美国国税局披露,他2018年在中国有一个超过1万美元的银行账户。

 


MIT校长L。 Rafael Reif给学校师生员工发送邮件,对此表示震惊,并称陈刚是一位广受尊敬的学者和教员,他的被捕是令人惊讶、深感痛苦和难以理解的。

微信让我们重逢,又永远地分别

Reading Time: < 1 minute

作者:朱头山

首先要感谢微信!如果没有微信,我很难想象,能和几乎所有以往生活中认识的人重逢。

记得刚有微信群的时候的那份激动,我被一连气邀请加入了小学群,初中群,高中群,大学群,研究生群,北美校友群,同事群,还有亲戚群,发小群,等等,每天“嘣嘣嘣”信息跳个不停。记得同学群为了挖出失去联系的身在不知什么角落的几个同学还很是下了番功夫。

第一次小学群见面,那个激动。高中,大学的同学毕业以后还是有见面的,而且读书时人已经长成了,容貌还是像的。但小学时,和现在的差别太大了,有的容貌完全不同了。记得小学同学聚会时,我不知底细,被娃娃同学们灌醉,大呼小叫,出尽了丑,但也从来没那么开心过。

但几乎任何一个群,在热闹了半年后,就突然哑了声。现在,有的群,一年也没一个发言,有时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的时候也就那么一两个人出来贴张图片送个祝福,竟然都没人跟帖。

问了一些人,这个情况也不是唯独我有,网上也出过一些爆文,什么“价值观使我们越走越远”之类。

价值观,或者现在用的比较多的词“三观”,肯定是一个原因。我以后在微信群里因为对一些人或事的讨论中,并无利益的冲突,就和不少昔日好友翻脸了。而且因为三观的翻脸,还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比如有个同学,在群里问我是不是拿了美国人的钱,如果我不翻脸就相当于承认我是美国特务了。还有人,去问在群里和我观点一致的人,我是不是CIA特工,这个逻辑上有问题了,CIA这么秘密的地方,那个同学怎么会知道我是不是特工。其实就是真想去当特工,人家还不一定要我呢,人家也得查三代,我是三代红,本人又当过解放军又入过党,大约政审都过不了关。

但除了三观,我觉得还有另外几个因素,决定了微信旧友群是无法常鲜的。有研究表明,在同一时间段里,一个成年人最多只能和五个人保持亲密关系。我不知道这个研究是怎么做的,以我的亲身经历来看,还是挺正确的,我的最高记录是初中时,有四个很亲密的朋友,到30岁为止,从来没超过四个,谈了恋爱后,好哥们一个都保持不了了。40岁以后,能称得上好朋友的,只是我太太的闺蜜的丈夫了,或另外一对和我们夫妻都走的很近的夫妻,通常是儿子好同学的父母。北美的朋友常常是以夫妻为单位的,参加宴会也都是夫妻同在,不像在国内那样。

既然现实人群是这样,虚拟人群也是这样。可能因为表达能力,三观变化,愿不愿意上微信等原因,微信群亲密朋友和当年现实亲密朋友的组合可能不一样,但大约也不会多于五个。群里除了虚情假意的点赞外,如果有人提出个比较个人化的话题,如说自己要从三个女朋友中选一个,让大家出出主意,真心掺乎的不会超过五个。进入一个没法找到共鸣的大微信群,时间长了则索然无味,就算不退出,也就是蹲个虚位,跟帖都懒得跟。那些重新认得的旧友,还不如不重逢呢,本来还存个念想,特别是有单恋情结的,现在连再见面的念头都没了,彻底告别了!

过去的经历也不一定都是美好的。长时间不见面,会美化过去,见了面,交谈了,以前那些恶心事又会涌上心头。这就是同学会不能开得太长的道理。微信群一直摆在那儿,越摆,恶心的事冒出来越多。如果谁愤而退出了,那就是永别了,一点儿眷念都没了。

政治因素,肯定是一个原因。现在国内有很多纪律,微信也经常封号。最近的这次疫情,更是让各群哑声的一个催化剂。记得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各种群很是喧闹了一番。武汉的和上海的吵;美国和国内的同学翻了脸。然后突然就安静了,表面看是由于几个同学受不了不同的观点而愤然退群,实际上我觉得是大家亲眼看到群里有同学由于言论被告发而被封了号。这是一种非常“悲哀“的打击,谁还愿意去开口讲话?连以往只爱“你侬我侬”的几个孩子妈们都似乎没有了兴趣去贴花贴草。

有首诗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原诗可能是讲男女情缘的,但引用到友谊也差不多。人心的变化比友谊变得更快,变得更多。我有时常想,如果没有微信,是不是我对昔日的情谊,会有更多的念想,会不会少和几个旧友翻脸。

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比如你从小就向往巴黎,无数次写诗歌颂巴黎,梦见巴黎,及至有一天真的到了巴黎,却见是那么个烂城市,悔不当初。但巴黎还是巴黎,你不为巴黎后悔,也会为了别的事后悔。对巴黎没念想了,你会对别的城市产生念想。

向往和回忆,是大脑的重要功能,只要人活着,神智尚清楚,就会向往,就会回忆。那些在微信群里被唾弃的人,在你的回忆中,在你的梦中,还是会穿回他们昔日的服装,带着青春的曼妙的微笑,抹上一层淡黄色的余晖,向你走来…

浪迹天涯的游子,你如何回国?

Reading Time: < 1 minute

编者按:

1)要求血清检测为静脉血,并标注检测方式;
2)核酸检测要求注明采样方式
3)必须前往直航起飞地采样
4)指定实验室机构检测(不定期更新)
5)申请绿码附行程单,起飞地采样的证明
6)乘客须同意实验室向使领馆报告检测信息
7)美国西海岸时间12/23 0时开始执行(健康码检测)

(中国) 驻美国使馆 《关于进一步重申“非必要,非紧急,不旅行”以及调整核酸、血清抗体检测有关要求的重要通知

近期从美国输入中国的新冠确诊病例大量增加,经查,多数确诊病例与旅途中转感染有关,部分也与中介机构、实验室存在违规操作以及检测后不能遵守居家隔离要求有关。截至12月18 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统计的美国确诊病例已近1700万例,CDC并预计2021年1月初仍可能会有每周120万至230万例新增报告病例。为保护中外乘客和航空公司乘务人员健康和生命安全,筑牢外防输入防线,根据国内最新要求,驻美国使领馆现再次提醒大家慎重考虑疫情期间的感染风险,务必牢记“非必要,非紧急,不旅行”。同时,对确有紧急旅行需要的乘客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血清抗体检测相关要求作出进一步规范和说明:

一、美西时间12月23日0时起,血清特异IgM抗体检测必须由专业医护人员通过静脉血方式完成采样,检测报告必须同时明示血清(Serum)、IgM、静脉血(Venous)等字样,不再接受指尖血方式完成的检测。报告上还须明示具体的检测方式,包括:(1)胶体金法(Colloidal gold);(2)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nce);(3)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4)如为上述3种以外的检测方式,请注明具体方式(Methodology:具体方式)。

二、美西时间12月23日0时起,核酸检测报告除须明示核酸(NAAT)、rt-PCR等字样外,还须明示具体的采样方式,包括:(1)咽拭子(Pharyngeal swab);(2)鼻咽拭子(Nasopharyngeal swab);(3)如为上述2种以外的检测方式,请注明具体方式(Methodology:具体方式)。

三、为防止检测后跨州旅行感染,赴华乘客须前往本人搭乘的中美间直飞航班起飞地进行核酸、抗体采样,并送往相关实验室检测。有关具体安排如下:

(一)目前中美间直飞航班起飞地为:洛杉矶、旧金山、西雅图、纽约、底特律、达拉斯。

(二)乘客请根据所购机票,提前前往航班起飞地完成鼻咽拭子、静脉血等采样环节,采样后在该地等待检测结果,获得检测报告后立即上传,申请并获发健康码后乘机。

(三)采样须送往驻美使领馆公布的实验室机构检测。请自行提前与采样机构确认是否可送往相关实验室检测。有关实验室名单将另行发布,且不定期调整,请密切关注通知、提醒。

(四)申请健康码时,除小程序后台规定的核酸、抗体报告等内容外,请同时上传机票行程、起飞地采样的证明(诊所报告、证明信、采样现场照片或收据等)。对于系统无专门上传窗口的,请在上传报告窗口提交。

(五)自美西时间12月23日0时起,驻美使领馆将只受理来自公布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并开始结合机票行程、采样地等标准综合审核。此前驻美使领馆仍按原政策受理各地申请。

(六)关于美国国内段行程,驻美使领馆仅要求相关航空公司在赴华国际航班时查验健康码,但不排除美国一些航空公司有额外要求,或现场工作人员有不同理解,请乘客务必提前与航空公司沟通,或避免购买联程机票前往国际航班起飞地城市。

四、驻美使领馆将就每起申请与采样机构、实验室核查结果真实性。请乘客在检测时告采样机构、检测实验室同意向使领馆公布检测结果等个人信息。

五、请乘客前往起飞地时务必做好路途、住宿期间的个人防护,采样检测后居家隔离,尽量减少与外界接触,以免影响个人身体健康安全和赴华行程。美国多州已宣布实行不同程度的限制进入本州、居家隔离规定,请在前往起飞地前详细了解有关内容,严格遵守当地防疫要求。

  六、此前发布的通知、常见问题解答、提醒中,与此通知不一致处,以此通知为准。

微信在美帝的恩怨情仇

Reading Time: < 1 minute
美中夹缝中的微信(路透社)

2020年9月25日,晚10:30,发完最后一条朋友圈后,我就按下了“核按钮”,删除了微信和所有的的聊天记录。

这是无奈的选择…或许也是明智的选择……

8月6日,川普政府出于“国家安全考量”,下令45天后,禁止微信在美国从事商业交易。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就有华人律师“挺身而出“…一时多少“英雄豪杰”!

8/21 日,一个位于美国新泽西州自称“美国微信用户联合会”的机构在加州北区联邦法院(“地区法院”)递交诉状,正式状告美国政府微信禁止令侵犯美国微信用户宪法权利。

我从来就对以行政命令禁止一款软件心存疑虑;但是一想到“国家安全”,做为草民,心中总是有些怕怕的。 在法庭的要求下,白宫必须提供微信妨碍“国家安全”的证据。美帝这个奇葩国家,不仅“国家战略”必须在国会两院和白宫公开讨论,”国家安全威胁”,甚至可能包括“国家安全漏洞”也必须在法庭公开出示吗,so 全世界都知道?不知这个是否符合美国国父们“三权分立”的初衷?或许只是某些法官,让个人意识形态凌驾于国家安全或者总统权力之上? 我为美帝一哭!

每当美国说什么什么妨碍了“国家安全”,世界上任何人好像都可以以国家的名义,要求美帝拿出证据。白宫或许根本没有什么证据,或者有“难言之隐”,只有天知道。 但是鄙人孤陋寡闻,有哪个国家曾经公开拿出过威胁自己国家安全的证据?美国现在真是很好“欺侮”啊…… 想到这点,不禁有点悲从中来,为美帝再哭!

鄙人从来认为美国华人应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也尊重每个人、每个团体在法律容许的范围内,做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只是拿着言论自由的武器,捍卫一个践踏言论自由的平台,毕竟超出很多人的基本认知底线,让人不免哑然失笑。当然,起诉的理由毕竟不是捍卫那个践踏言论自由的平台,而是那个平台上的用户—- 就是说那个禁令妨碍了某些人的通信”方便”和“自由”。我宁愿相信原告都是出于公心,或者至少确实是觉得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犯了这样的私心。至于是否是“英雄”,反正“英雄不问出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看官您觉得是,那就是!

这边的诉讼暂且搁下不表,毕竟10月份同一法庭又否决了美国政府的提议。现在大选仍然“白雾茫茫“,白宫暂时应该没有心思关心微信的命运。

微信是人类历史上最“厉害”的软件之一,她为人们提供了沟通、通信上的方便;
微信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精神桎梏,多少亿的人被“圈”在微信里面,被监视、被训斥,被教育什么是正确的言行…被圈禁的人们,很多还不以为然或者自得其乐。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就有左中右。有人反对,就必然有人支持。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种逆来顺受的感受。

虽然这边的诉讼还悬着,但是一部分华人对另一部分华人已经搁下了狠话:如果你支持“禁”微信,你就应该离开微信。有人甚至宣称支持“禁”微信,就是切断自己血缘关系的行为。

很多人应该被这些言论严重冒犯了,包括很多根本没有说“支持”“禁”微信的人们。

这已经不再是一个什么支持不支持“禁”微信的问题。这些人一边指摘美国政府侵犯了自己在自由世界的基本权利, 一边同时似乎无知无觉地冒犯另外一些人同样的权利。

有的人身体到了自由世界,灵魂却还在曾经的天空徘徊;当然,有的人,即使生在自由世界,其灵魂却已被放逐到了异域…这个世界就是这么邪魅,有的人注定灵肉分离。

这不禁让人想起遥远的村庄那个“恶霸”和村民的行为。

“恶霸”常年在乡里“欺男霸女”、“欺行霸市”,大部分村民是敢怒不敢言。”恶霸“被打倒之前,通常是以”乡绅“的面貌出现的。那位”乡绅“在村里修了一条路。没有必要去寻根究底他为什么修路,至少对他的生意运输有利,但是客观上也确实让村民出行方便了不少。因此对于“恶霸”的“恶行”,很多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然有的人的利益跟那条“路”是直接挂钩的。他们心里想的是:如果没有那位”乡绅“,就不会有那么好、那么”方便“的“路”;以后“路”的维修还指望那位“乡绅”呢。在那些人眼里,“恶霸”就是“乡绅”。如果有人说要严惩“恶霸”,这些人会用同样的语气威胁警告:赞成严惩”乡绅”的人,就不要从那条”路“走过!

可是,那是唯一一条进出“村庄”的“官路” —- 官方指定的路!

有的村民“爱乌及屋”,因为“路”,无条件跟“乡绅”站在一起;对待“异言者”,有时甚至跟“暴民”无疑。

当然,最后还是“政府”厉害,“恶霸”除了,“路”还在!

看官对遥远的村庄或许毫无概念,但是对大上海的“杜月笙“应该有所了解吧?一个据说做了不少”善事“的”大流氓“。有多少人为他的“善行”歌功颂德啊?!最后还不是被“政府”间接“收拾”了?

“恶霸”和“路”,并不是“鱼”和“熊掌”, 关键看其背后是什么政府。微信的“拥泵”们,大多数应该不会反对“政府”对上海大流氓的”惩治“行为吧?在微信上,我们为什么不能指望同样的“政府行为”呢?

“微信”在美帝的官司,虽然还没有了结,但是美国很多大公司已经开始自觉跟“微信”切割。一些公司已经警告员工不要在公司设备上安装微信;对已经安装的,要求立即删除。

鄙人从来没有说要“禁止”微信。参见前篇《泛议微信大逃亡》。对于“恶霸”,鄙人也不赞成“肉体消灭”, 除了罪大恶极的。所以觉得微信的”拥泵“们暂时还不至于把鄙人”撵“出微信,但是重新体验一下“没有微信”的日子,也不是什么坏事。

回到本文开头那一天,我把微信删了。

世界安静了。
我很享受那种久违的恬静的、安谧的感觉。

因为没有微信,我给国内家人打电话的次数和时间多了;国内亲人一个电子邮件,需要的话,一个电话马上过去,比以前反应更快;

因为没有微信,我有了更多的时间阅读;

因为没有微信,我血压正常、心跳正常,因为我的世界没有傻逼需要撕逼;

因为没有微信, 我更加清楚,这个世界没有多少人真正在乎你我的存在,更别说你在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纵使你朋友圈有成千上万人,大家不过是彼此倾倒的“垃圾桶”;

……

这样过了两个半月,直到我新定的苹果手机姗姗来迟。

微信,我又回来了。
属于“自投罗网”; 属于“飞蛾扑火”。

“江湖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重出江湖”,不为江湖恩怨,只为那遥远的“村庄”,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

有的“路”,或许是“恶霸”所修,但是脚下的泥土,却沁润着祖先世世代代的血汗和泪水。如果注定这是通向他们的唯一,我的卑微、眼泪和委屈求全,真的不算什么。

微信,爱你恨你,问君知否?
一时难解,一世难解。

华人从边缘到领军,一场“以弱胜强”并改变主流对亚裔陈见的漂亮选战

Reading Time: 2 minutes

作者:Frank Xu

原载:陌上美国

加州Prop16公投结果

加州的Prop 16公投案出人意外地以57.2%对42.8%的比例被击败,甚至比1996年Prop 209通过时候的54.55%对45.45%还要高。

考虑到今年的超高投票率,可以很确定地说,即使在深蓝色的加州(拜登川普得票比例为64%:34%),选民也大部分不同意使用种族、性别来给人打标签。

虽然支持方试图继续混淆视听,但是选后的出口民调再次证明了选民在给Prop. 16投票时,完全清楚这个公投案的真实政治含义就是要搞种族优待。

这次选战中,加州华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选战基础架构的建设、日常的运作、资金来源、重要资源的协调联系、地面群众运动的组织中,华人都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在选战后的主流媒体采访中,华人在这次选战中的核心地位得到承认。媒体对我们的报道和描述也不再是只担心孩子不能上大学的自私负面形象,而是关心美国前途的新平权运动领军团体的正面形象。

在多家传媒的报道中,这次选战被认为是将可能影响未来高院判决、帮助学生公平组织(SFFA)挑战哈佛录取歧视的一次重大胜利。

回想选战之初,由于支持方精心的准备以及George Floyd悲剧的推动(点击前文),支持方获得了上至州长、参议员、州议员、媒体、众多组织、大公司、球队、明星的支持以及大量亿万富翁的捐款。在这样巨大的政治压力下,很多白人虽然对种族优待有异议,但是却敢怒不敢言,自然也不敢出面组织或者捐款。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在2014年反对SCA5时成立并逐渐成长起来的遍布加州的各一代华人组织(AACE、SVCA、TVAA、CACAA、HQH、TOCF、SDAAFE等)迅速联合起来,成立了“守卫平权的加州人(Californians for Equal Rights,CFER)”联盟,完全是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放手一搏,走上了前台,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对华人参政的意义

这次抗击Prop. 16选战的胜利对于一代华人参政议政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首先是有效提升了一代华人在主流媒体中的形象。在目前中美关系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华人在美国的整体政治地位并不高,这点是不分左右几乎公认的事实。

比如田纳西州共和党参议员敢于直接叫骂中国五千年历史;比如加州民主党州长考虑任命联邦参议员的时候只会在黑人或者拉丁裔之间纠结,完全就没有考虑亚裔候选人。

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由华一代担纲领衔的No on 16选战获得主流媒体的一致认可,并让很多人开始反思美国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这对于华人的政治形象提升是有极大帮助的。

后续华人也可以在抗击种族歧视与优待时,继续将此与美国机会平等的价值观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可以借此机会更进一步提升华人形象。

其次,这次选战帮助华人在这个议题上与主流社会建立了很多值得信赖的联系。这其中包括多年推动种族平等的Ward Connerly、联邦人权委员会委员Gail Heriot教授、宪法维权律师Manny Klausner、资深政治顾问Arnie Steinberger、前联邦众议员Tom Campbell教授、UCLA法学教授Richard Sander、SFFA主席Edward Blum以及众多的现任联邦议员、各律师维权组织、各人权基金组织等等。

通过继续在这个领域的合作,将能够把华人参政议政的水平真正提升一个台阶,带动更多的华人从更专业的角度参与本地政治。在这个过程中,华人从政治边缘化人群,逐步摆脱污名,成为政治主流的一部分。

这次选战也帮助华人认识到了实际行动参政议政的意义并建立了信心。如果我们这次没有组织起来,任由支持Prop. 16的一方在媒体上颠倒黑白而没有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那么也许这个公投案就这么通过了。

当我们忍无可忍,用实际行动发出自己的声音的时候,我们可以很强大。2019年华人在华盛顿州成功击败I1000,和2020年CFER在加州成功击退Prop. 16都一再确认了这一点,就是只要我们行动起来,按照美国的政治游戏规则合法运作,我们完全是可以有一席之地的。

这次选战也帮助华人认识到什么是实际的参政议政。这个议题看上去很虚,其实每一个细节都很小很现实。

比如一个选战的committee需要如何依法成立?

组织的资金从哪里来?

怎样建立一个有效工作的联盟?

通过怎样的战略可以推进我们的理念?

如何做一个能取信大众的数据型研究?

如何把做出来的研究结果有效与选民沟通?

如何最大限度地与支持者保持紧密联系通报最新进展?

如何与同一阵营不同意见的合作者互动?

如何尽最大可能争取中立选民?

如何与在原则问题上持相反意见的选民互动?

如何在上述这一切事务上都确保遵守法律?

所有这些都需要在实际的参政议政行为中,一点一滴的感悟并脚踏实地的去执行。

参政议政绝对不是某一位领导有一个很高深的理念登高一呼然后应者云集这种热烈的场面,更多的是默默辛勤的耕耘劳作、不为人知的汗水,就如同其他所有行业一样。

未来挑战

加州的No on 16选战胜利了,华人参政议政的路也走宽了。我们看到种族平衡还是机会平等这个选择题将是美国社会后面很长一段时间都会继续争论乃至争斗的一个话题。

华人在这个议题上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先机,我们有机会在这个议题上继续提高我们华人参政议政的实力,让华人参政议政提升到树立美国价值观的高度。

后续很多事务都需要华人的积极参与,包括2022年可能再来一次的华州公投、可能会于2021年进入最高法院审理的SFFA诉哈佛:

https://studentsforfairadmissions.org/donate(捐款链接,需要拷贝到浏览器)

加州乃至全美试图推动激进种族理论Critical Race Theory从教育源头推动种族配额而非机会均等对孩子的思想灌输,包括加州大学在内的加州各级政府机构在Prop 16失败后可能采取的各种绕行手段,这些也都需要我们华人用实际的行动去参与、去改变。

选战结束之后,CFER已经收到多封群众的来信,向CFER控诉他们所在的学校或者公共部门试图继续推进种族歧视和优待政策。CFER重任在肩,时代的大门已经向我们华人打开。

捍卫择优原则和真正机会平等的社会价值观,可以成为华人参政议政的平台,我们完全可以依托已经被Prop 16选战证明的民意,在未来的若干年谱写我们这一代人参政议政的篇章。

作者简介:Frank Xu(徐佶翮)是一位软件工程师。业余时间积极参政议政,是圣地亚哥亚裔平权会创会会长,现任副会长,在CFER No on 16选战中担任筹款委员会主席,也是圣地亚哥郡健康顾问委员会候补委员。

华人领导和总督们:以“团结”为名,引领奴役之路

Reading Time: < 1 minute

作者:五月天

原载:陌上美国

相信在美华人都听说过以下这这些说法:
“华人不团结,一团散沙”
“华人是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的小利益“
相信草根参政的组织者们还听过升级版的说法:
“华人不和其他有色人种族裔团结,和白人至上主义者在一起”
“华人被白人用作分裂有色人种的工具”
“华人社区深藏对黑人的仇恨”
“亚裔搭了民权运动的便车,亏欠黑人社区很多”
近些年来,这些妖魔化华人,讥笑讽刺的言论比比皆是。说华人和亚裔群体好话的文章很难找。
说这些话的人往往是亚裔政客,学者,或者著名华人大组织的”领袖“。这些人经常以亚裔社区领袖自居(Community leader),在电视
报纸采访,社论,特推上面对华人/亚裔品头论足。
草根群众往往称他们为“自恨党”,“叛徒”,“被培养的专门坑害亚裔的族裔打手”。这些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还可以更深地去挖掘这些人的本质。
本文分析这些“领袖”到底是什么,他们说这些言论目的是什么,以及社区应该怎么提防他们。
华人社区要抵制某些“领导”们的谎言。把他们多年的荼毒除掉。当很多人觉得一件事是真理的时候,也不一定代表它就是真的,可能是因为谎言和洗脑信息重复的次数太多了。
华人领袖?集权领导,殖民地总督!
如果有人张口闭口自己是华人“社区领袖”,“华人问题专家”,那你做好心理准备,这人大概率不会说出对华人社区有利的话。因为这些人都是集权文化里面的”大领导“,人家要的就是指点江山,高出草根群众一等。
这些领导们最爱谈的就是“团结”,只要不和他们意见一致,马上往你头上一个大帽子”破坏团结“。
其实他们口中的团结的意思是——你们不跟着我干,不听我指挥,你们就不对,我就可以随便批评你。如果你发扬思想自由的民主精神,驳斥回去,那你就更进一步的破坏社区了。
他批评你就是维护团结,你批评他就是破坏团结,破坏社区。领导们和草根们的地位差别立见高下。
为什么华人领导们最喜欢谈的是“团结”?因为不谈“团结”怎么控制草根社区啊?团结的意思就是只有一个思想是对的。

言下之意,在具体做事情上,只有统一协调,统一行动,听从一个组织的,才是对的。如果有两个组织平行做事,那就是“一团散沙”。如果投票支持政客,华人不一边倒地支持一个党,这又是一团散沙的证据。
如果只有一个思想是对的,那到底谁对?自然是道德最高的最对。所以领导们祭出第二个大招,妖魔化华人社区,“华人素质低下”,种族歧视”,“白人至上”等等。
他们没有道德高地,制造道德高地也要上!
领导们站在道德高地上,开始教育愚昧无知的群众,要求群众跟随自己领导(团结),他们要引领社区,“结束华人社区一团散沙的丑陋形象”。
华人领导们最爱说的话就是“引领社区”。那怎么引领呢?自然是引导素质低下的人提高素质,服务回馈“社会”,改变搭便车占用社会资源的丑态。
 
那么领导们为了引领社区,就必须制造“需求”,那就是社区的道德必须低下。
他们会重新对道德进行定义,用荒诞苛责的理由去责怪社区,扣各种帽子来污蔑社区,“白人至上”,“破坏族裔团结”这些说法自然是信手拈来。同时这些做法也打击了族裔自信
那这些人为啥没事要去主流媒体骂我们啊?很多人说,他们是政客培养的打手,专门打压亚裔。
没这么简单。
政客需要的是选票,不需要骂人。能通过夸奖华人拿到选票,他们也会做。但是,这些领导们则不同,他们渴求的是媒体曝光,形成自己的影响力,回头和政客交换利益(当然是以服务社区的名义)。
他们完全可以去媒体上夸我们,但是这些领导们显然不会。他们当然要抓住一切机会显示自己的鹤立鸡群。
因为领导们普遍也没有太多可以自夸的业绩,所以就继续贬低社区道德水平,提高自己。
换个角度想想,咱们都是被管辖的对象,只有点头哈腰和埋头干活的份,人家如果夸了我们,那队伍还怎么带呢?自己的权利还怎么巩固呢?
另外在媒体妖魔化自己的族群,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妖魔化可以切断草根华人和其他族裔组织结盟的能力。谁愿意和一个名声败坏的群体合作呢?
没有人信任华人,那华人草根参政受阻,华人领导们就可以扮演救主。他们这一系列操作,其实是典型的殖民地总督做法。集权思维的领导们,到了美国成了华人殖民地总督。
此外,领导们对外对其他族裔低头,图的就是自己可以四平八稳的管理自己的殖民地。
总结一下华人领导们的套路。
这些人通过“团结”控制了社区,打击不同意见。他们对内打击族裔自信,对外妖魔化华人群体,切断和其他族群结盟的能力。于是,群众觉得自己很无助,需要一个领袖,一个组织来救自己。
这些人先打断华人社区的腿,然后把自己造成神医。
回头他们可以号召给自己组织募捐,给自己支持的政客募捐,收拢更多的人脉和关系,进一步推举自己,为了巩自己的地位编造更的妖魔化言论。
这是一条以“团结”华人为名的奴役之路。
华人需要团结吗?
按华人领导的定义,华人是一盘散沙。其实“团结”那有很多定义方法。那我们不妨从结果进行评估,“一团散沙”的华人草根参政,效果如何?
华人草根参政的业绩很多,现在全国著名的就是“反对种族偏好法案”,又称为“平权法案”(AA)。
至今为止,无论华盛顿州的I1000,还是在”黑人同命“运动期间被推出的加州Prop16,凡是华人组织反对的公投法案,无论对手多么强大,甚至倾尽了党派,媒体,学校,工会的全力,还是被打败了。
各地华人还反对取消标准化考试,反对特殊高中入学按抽签分配,反对亚裔细分等等也是如火如荼,各地遥相呼应。因为疫情作为借口,一些华人反对的政策通过了。但是,华人草根作为新兴参政力量震撼了各地议会。
现在在很多政客眼里,华人是一股让他们敬畏的参政力量。他们是这么形容华人新移民的——受到过良好教育,组织能力高超,行动力超强。他们甚至认为,如果自己的法案被华人草根盯上了,那这法案不好办了。
因为华人的胜利,左派媒体也开始频频抛出橄榄枝,反思平权法案到底有没有价值。甚至有大左媒的作者倒戈痛骂AA会导致民主党丢
席位。

AA法案的支持方无一列外的号称自己是“多种族团结(racial solidarity)”,多种族的组织高度联合,统一行动。
 
结果“一团散沙”的华人组织,打败了高度“团结”的对手。这种讽刺的结果是如何产生的?
因为AA支持方是各族高喊团结的领导和总督们。
支持AA的大都是“总督”组织——特殊利益集团。每个组织屈指可数的投票会员,拉大旗作虎皮,加一起都没有几百个有行动力的人。这些人多年高喊“有色人种团结”。
但是各族草根因为他们常年的作威作福,早已不买账。
加州所有的西裔组织政客阶层都支持AA,但加州所有的西裔主体城镇全部否决了AA。西裔殖民地的群众已经造反了。
“团结”败给了“一团散沙”,这种虚假的团结无非作茧自缚。在美国当前的政治上,“团结就是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
华人参政需要的是什么?

自信心,行动力,还有识破“团结”画皮下的真相,摆脱领导和总督的控制。

任何社会运动都是1%的人坚持行动,99%的人岁月静好,或者直到20%的人最后几天终于梦中惊醒,意识到大事不好,开始参与。

需要团结全体人吗?不需要,找到自己的那1%,然后联合其他群体与自己立场一样的1%,比啥都重要。

华人参政有没有需要提高的地方?自然有。华人因为“团结”误区而无休止的吵架,一定要有个是非对错,然后有个统一的声音。华人花了太多时间在吵架上面,试图说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吵多了变成人身攻击,结了梁子。

这是华人不团结的证据吗?不是,是沟通能力有待提高的证据。

与其花大把时间辩论,试图说服不可能一起行动的人,不如直接找自己需要的1%做事的战友。

华人参政必须打败“领导”和“总督”
很多华人都试过和领导们沟通对话,希望他们加入草根行动,不幸全部以失败告终。后来大家反思了一下然后恍然大悟。
领导必须和下属不一样,我们草根永远无法说服领导的,否则领导还能是领导吗?你在这件事上“说服”他们,他们马上造出新的道德高地来确定自己地位。
华人新移民必须打破领导们的话术,揭穿他们的统治工具: “团结”。
华人需要的是更强的沟通,冲突管理,定向发动参与者,和建立多族裔联盟的能力。
美国就是一个借着纷争,带来创新的国家。打败领导和总督,让华人从限制,压迫,妖魔化中解放出来,成为真正的自由的人。
我们要做敢于发声,敢于挑战,敢于冒险,敢于参与冲突的人,让领导们去引领自愿待在殖民地的所谓的“美丽的华人”。

大清朝廷宁死不肯融入世界,到底怕的是什么?

Reading Time: < 1 minute

作者:大鱼说小事

(一)

1776年是大清朝达到巅峰的时期。

这一年,历经5年血战后大清部队取得平定四川大小金川叛乱的胜利,维护了大清西南边疆的稳定。大清为此共投入兵力60万,帑币7000万,也在乾隆的“十全武功”中位列第二,使得当地土司制度瓦解,一举奠定朝廷在西南的稳固地位。

这一年,乾隆命令对明朝的贤臣、忠将进行表彰,认为他们志节凛然,义烈可嘉,为国捐躯,成仁取义,不可湮没于世。这些忠义之人包括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敢于犯颜直谏的文臣,也包括史可法、刘宗周、黄道周等守城殉国的武将。

乾隆这一手段,明显高出鸟尽弓藏、诋毁前朝的君主一筹,对前朝功臣名士抚恤,无非是为笼络明朝遗民的人心。

这一年,乾隆开始进行一场大规模的、一直持续到他去世的文化战略:就是对前朝遗留下来的书籍进行整理,有利于大清治理天下的内容,命人整理成册,以广流传;对那些于本朝不利的诋毁、妄议之书一律予以查抄、销毁;对那些名气较大的作品一律予以重新编撰、誊抄,其实就是篡改。所以在研究历史时,乾隆的《四库全书》等只能做为参考,不能当成信史。

欲亡其国,先亡其史;欲亡其史,先亡其文字。

终大清近300年历史,先后进行大大小小数十次文字狱运动。整个清朝,书生提笔写字时,先要注意不要犯忌讳;为了躲过查抄,还曾经故意使用大清官员不认识的少数民族地方文字,貌似天书,实是隐蔽手段。后来这种方式广为流传。

这一年,大国历史上有名的贪官和珅26岁,他此前就任御前侍卫、管库大臣,身兼中办主任、财政部长两大要职。因为履职精明,深得乾隆赏识。

1776年是和珅飞黄腾达的一年。乾隆正月提拔他任户部右侍郎,三月任军机大臣,四月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任镶黄旗副都统。十一月,任国史馆副总裁,赏一品朝冠;十二月,任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骑马。

以后直到倒台的23年里,和珅在乾隆提携下,权倾朝野。有资料介绍说,查抄和珅财产所得,相当于当时朝廷15年的收入之和。

(二)

1776年,在欧洲,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出生;苏格兰哲学家、经济学家休谟去世。

1776年是美国诞生的年份。在太平洋彼岸的北美,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美国正式宣布独立,每年的7月4日是美国独立纪念日。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这一年,托马斯·潘恩的《常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相继问世。这两本书,前者促动了《独立宣言》的发表,后者标志着富国裕民的古典经济学体系创立。

这样从理论制度到经济体系上,架构了一个基本的美国轮廓。基本上可以用下面这段话来描述,就是:

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在做顶层设计的时候,担心选民会选出一个坏蛋,于是设立了限制总统权力的两院。担心两院的议员会被收买,于是设立了大法官来用法律制约。担心大法官也靠不住,于是不仅把“盐论柿油”赋予了媒体,而且禁止官方办报。担心即便如此也无济于事,于是,人民便有了持枪权。

算来美国成立244年了。也正是在这种顶层设计下,美国从无到有、成为世界至今不可撼动的第一强国。

(三)

1776年的美国还不在大清的视野中。大清是后来在和欧美的交集中灭亡的。

声势浩大的太平军总共造成人口损失过亿,但并没能撼动大清的根基。反倒是两次鸦片战争之后,大清进退失据,无法阻挡西化的浪潮。

早在乾隆后期的1793年,英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马戛尔尼率领使团,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名抵达中国,欲通过谈判打开中国市场,最终无功而返。

在乾隆当时使用的地图上,对欧洲大陆只有一个模糊的描画,主要依据的是元明两朝遗留下的旧地图,由欧洲传教士加以有限的补充。所以乾隆能看到的英国不过是一个稍大一点的海岛。他觉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些蕞尔小邦不过是来朝贡天朝,讨点封赏,打打秋风之类的。

显然乾隆误判了形势,不了解英国已经成为过去一两百年大航海时代最大赢家,拥有的殖民地正向日不落帝国迈进,刚刚独立的美国不过是英国下的一个蛋。

马戛尔尼使团受到了朝廷的欢迎和款待,但没能达成通商协议。当时没有什么保密意识,他带来了英国最先进的武器和科学仪器,包括美国独立战争中广泛使用的滑膛枪。这些都被乾隆当成奇技淫巧,一直到鸦片战争时还堆放在仓库里,从来没使用过。

按大清礼仪,马戛尔尼要向乾隆行三跪九叩大礼,但他只肯行英式一膝一跪,乾隆很不高兴,草草打发他离去。

此后大清对欧美的接触不多,仅仅限于民间通商。但大清的皇上们开始隐约知道外界还有强大的帝国威胁到大清,不止一个沙俄。日本则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看出大清的羸弱,开始明治维新,脱亚入欧。

英国把鸦片战争叫做中英通商战争,其实就是为了争夺开放的大国市场。把当时的条约拿来看看,如果和今天比起来丝毫不过分。

到底大清朝廷怕欧美的是什么呢?

这些皇族权贵和满朝大臣并不真心愚蠢,其实他们怕的是美国的《独立宣言》,怕的是英国的《权利法案》,怕的是什么都敢写的泰晤士报,怕的是老百姓家里随便可以藏有几杆枪,怕的是他们的议会对王权的限制,怕的是朝廷账务支出要公开,怕的是他们的大法官什么人都可以审判,怕的是美国民兵并不归属于美国朝廷管理,怕的是官员不能由朝廷任命而是由公众推选,怕的是与公众平等后他们就失去高高在上的特权……

这就是慈禧明知不敌,1894年对日本惨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情况下,短短的6年后即1900年还敢一口气对包括日本在内的11国同时宣战的原因。骨子里她是宁肯把祖宗们抢来的财富和特权带进棺材,也不肯拿出来交给她眼中的奴才们共享。

慈禧曾对清室的铁帽子王们说:你们当我守旧、落后,我还不知道欧洲、美国这些洋人还有小日本子的方略能让国家强大?你们没有想一想,他们强大了,限制王权,等于咱们拱手相送祖宗的基业,咱们也都成了花瓶摆设;咱们老祖宗进关时没少杀人,这些年你们哪个手上又没有血债?搞洋人的那一套,变天以后还能有你们的好果子吃?

为保住爱新觉罗的江山社稷不丢,慈禧太后在改革派大臣李鸿章、张之洞的推动下实行改革。改革之初,慈禧太后首先定下了“四个不能变”:即三纲五常不能变;祖宗之法不能变;大清朝的统治不能变;自己的最高皇权不能变。这“四个不能变”把改革牢牢限定在经济领域,不能在体制上越雷池一步。于是中国只能搞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也就有了与之相适应的理论体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推进了中国社会的经济成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此时大清腐朽的体制已经成了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内外交困,每况愈下。当权的顽固分子固然保住了眼前的既得利益,却坐失改革良机。

这样腐败的朝廷,上贪下愚,颟顸自大,自然要被扫进历史垃圾堆。

大清倒台与武器无关,除了前面讲到乾隆时就已经有了滑膛枪,中日海战时的北洋舰队也是全球数一数二的武力存在,八国联军进北京时缴获的武器中竟然有大批当时世界最先进的马克沁机枪,要知道这款强大的武器十多年后的一战时才真正大展身手。

(四)

大清后期的大洋彼岸,美国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世界强国。

年轻的合众国成立之初并不完美,直到今天缺点也还不少。直到上世纪 50 年代,美国的黑人还受到制度性歧视,一黑人妇女因为在公共汽车上拒绝给一名白人乘客让座,遭到逮捕。

1963年马丁·路德·金发表演讲《我有一个梦想》,5年后遇刺身亡。在那次演讲中他说: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真理是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如果美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个梦想必须实现。

今天,美国的黑人一部分成了打砸抢烧、零元购的黑命贵,一部分走上街头保卫他们的国家体制。

美国在1月20日新总统宣誓日前,谁也不能断言哪一个会胜出,但美国顶层设计上有着超强的纠错制度,美国人的主体信仰并未崩塌,最终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如果他们用两年学会说话,用一生学会闭嘴,那还是美国吗?